中国储能网讯:繁美丰盛的六月,方山县积翠乡刘家庄村山坡上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种植的中药材郁郁葱葱,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农村光伏产业应用扶贫示范项目。“刘家庄村18兆瓦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将达到2342.5万度,年均收益2295.65万元,25年发电总量将达到58562.76万度,总收益可达57391.5万元,可使全县63个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3166户7068名深度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方山县积翠乡乡长张辇云介绍道。
这是方山县15个光伏电站之一,也是方山县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实现全县深度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集体经济“破零”的缩影。
自精准扶贫集结号吹响以来,作为产业扶贫之一的光伏扶贫已逐渐成为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举措和增收途径。从2015到2017年,方山县先后在与晋能集团和中金国泰控股集团的合作下,投资5.5亿元,按照村级分布式、联村式、村级集中式3种形式,建成装机总容量68.15兆瓦光伏电站。其中,10座100千瓦村级分布式电站、1座220千瓦农光互补电站、1座18兆瓦村级集中式电站、1座400千瓦户用式电站、1座13.53兆瓦村级集中式电站和1座35兆瓦地面集中式电站。
据了解,截止目前,已完成两批收益分配348万元,覆盖68个贫困村;第三批收益275万元正在分配,覆盖50个贫困村。第三批分配完成后,将实现全县118个贫困村全覆盖,每村分配5万元。
“刘家庄村18兆瓦光伏扶贫电站是方山县探索光伏扶贫的新模式——联村式电站。在这之前,方山县已建起了10个村级电站,但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三个难题:一是选地难,全县118个贫困村也只有三分之一符合条件;二是资金难,财政补贴资金有限,融资成了难题;三是管理难,运行维护的成本很高。那么,如何才能让光伏扶贫低成本发挥高效益呢?方山县得出的结论是专门成立扶贫开发公司,实行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维护、统一分配收益。”方山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建国向介绍说:“这样的话建设成本跟运维成本能下降20%左右。同时公司还可直接在银行贷款,也破解了融资难题;另外统一核算收益,平均分配,还能拿出30%的收益让贫困村的集体经济破零。与此同时,‘三统一’模式综合效益比较高,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农光互补,在光伏板底下种植中药材,既不浪费地,而且整体能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目前,方山县新建的7.59兆瓦分布式电站项目,已经完成测绘、勘界以及勘测等工作,部分材料进场。随着光伏扶贫工程紧锣密鼓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贫困群众将享受到光伏“分红”,实现稳定长期受益。(赵芳 肖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