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因“条件尚不成熟” 圣阳股份终止重组中民新光

作者:赵毅波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8-04-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3日晚,圣阳股份公告称,终止就中民新光展开的重大资产重组。至此,中民投光伏业务上市失败。

圣阳股份表示,由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涉及的标的公司资产状况比较复杂,上市公司认为目前收购标的公司的条件尚不成熟,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继续推进,为更好的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权益,经交易双方友好协商,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据披露,圣阳股份本次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为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中民新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新光”)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

工商资料显示,该中民新光的股东为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新能”),而中民新能是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此次资本运作历史已久。

早在2017年11月10日,圣阳股份就因筹划资产收购事项停牌,其后转入重大资产重组。

到了2017年12月19日,圣阳股份也宣告易主。根据当时公告,圣阳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中民投旗下新能电力上位成为圣阳股份控股股东。彼时,圣阳股份曾表示,新能电力的关联方正在筹划将持有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中民新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电力”)持有圣阳股份5.01%股份和16.3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持有本公司21.31%的表决权,新能电力和标的公司的股东均为中民新能,存在关联关系。

据官网介绍,中国民生投资集团(简称“中民投”)是中国领先的全球化大型投资集团。经国务院批准,中民投由全国工商联发起,59家行业领先企业联合设立,于2014年8月21日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500亿元。

中民投旗下,其新能源领域专业投资平台为中民新能投资集团,其投运的31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21.5亿千瓦时。作为本次资本运作的收购对象,中民新光有限公司系中民新能旗下。公开信息显示,中民新光为中民新能“新能源板块”分布式业务统筹平台,以“中民新能进万家”战略为引领,推动清洁能源进万家。

过去几年,分布式光伏市场爆发,而中民投也将目光瞄准了这块大蛋糕。

中民新光常务副总裁包育栋曾对媒体介绍,目前家庭光伏市场的发展模式五花八门,80%的市场机会被小型化、本地化的运营商占领了,尚未出现引领市场的品牌企业,没有高辨识度的大众品牌和市场占有率。

2017年6月,中民新光推出“S2B模式”的中民智荟平台,号称国内首个家庭光伏全产业链交互服务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约有5亿个家庭、4000万户独立住宅,若按照家庭光伏电站以户均20%安装量测算,目前约有3200亿元市场规模待开发。截至2016年,中国已经安装27万户,开发数量不到市场预估规模的3%。

虽然中民投光伏业务上市失败,但光伏企业冲击A股上市已经渐成潮流,包括天合光能、保利协鑫、中盛光电以及芯能光伏。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1日,阿特斯发布公告称,本公司董事长兼CEO瞿晓铧计划以18.47美元/股的价格收购公司所有不属于瞿晓铧及其配偶张含冰女士的在外普通股。

由此,阿特斯也成为天合光能之后又一家实施私有化的光伏中概股。截至目前,天合光能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

2017年底,协鑫系旗舰上市公司保利协鑫公告称,本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拟分拆A股上市,本公司已委任中信里昂证券资本市场有限公司作为建议分拆的财务顾问。

保利协鑫为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是中国首家突破年产万吨级以上多晶硅产能和产量的企业,是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硅片产能最大的企业。

今年1月,停牌中的上市公司嘉泽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初步拟定为发行股份购买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光电”)100%股权,这意味着中盛光电将通过重组而曲线上市。

3月29日晚间,嘉泽新能公布重组方案,公司拟以7.93元/股的价格发行2.83亿股,并支付2.56亿元现金,初步作价25亿元收购中盛光电100%股权。公司同时拟募集不超过14.87亿元配套资金。

目前,上市推进较为顺利的是芯能光伏。

今年4月17日,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证监会通过。

据官网介绍,芯能光伏成立于2008年8月,2015年9月30日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现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维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股份公司,拥有四大生产基地,硅片年产能1GW,组件年产能500MWp。

原标题:因“条件尚不成熟”圣阳股份终止重组中民新光 中民投家庭光伏业务上市失败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