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青海光伏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双显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8-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去年夏天,我被村干部告知可以去村子附近的光伏区放羊,这里以前全是沙地,谁能想到,如今绿草遍地,我们的羊群也有的吃。”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的马生兴望着羊群高兴地说。

马生兴所说的“沙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中新社记者看到,放眼望去,一片蓝色“海洋”映入眼帘,曾经的沙化荒漠已很少看到,在大片光伏电池板下面,牧草郁郁葱葱,羊群们吃着草,不时还有野兔、野狐狸穿梭其中。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多年以退化草场为主的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区草地植被已得到修复,‘草光互补’的模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显著改善。”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海南新能源发电部副总经理李炬说。

官方资料显示,共和县曾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总面积443.72万亩。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风沙危害等因素影响,塔拉滩土地沙漠化加剧,严重沙漠化土地以每年1.8万亩的速度增长,使该地区草场沙化面积达101.11万亩,每年进入龙羊峡库区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逾4600万元人民币。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着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黄河公司董事长谢小平介绍,自2011年起,这里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光伏企业投资了3350兆瓦电站,其中黄河水电1825兆瓦,占到了一半的装机量。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青海光伏以平均每年100万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长,年均增速达58%,光伏电站不仅给共和带来了经济收益,也在逐步改善当地的环境。

共和光伏电站种植着固沙草、针茅等荒漠化草原植被,以及昆仑雪菊、燕麦和大叶苜蓿等植物;格尔木高原砾石戈壁地带的光伏电站种植有经济灌木黑果枸杞等。如今,黄河水电还与土亥村村民共同养了两千多只羊,村民管这些羊叫“光伏羊”。

与此同时,在光伏电站建设中,当地政府还实施生态工程,开展沙化治理。

“近年来,我们通过生物与工程相结合,采取人工造林、工程固沙、封禁保护等治理措施,不断完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和技术模式,在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共和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局长才项多杰说。

据青海省气象局监测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影响塔拉滩沙丘移动最重要的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加之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对生态建设的大力投入,沙丘移动速度总体呈减缓趋势。

谢小平表示,目前黄河水电还开展光伏支架型式研究,探索适应发展生态恢复、利于牧草生长和畜牧业发展的支架型式;对光伏电站子阵布置、接地网、汇集线路设计、施工方法的研究,尽可能减小开挖量以防止光伏电站建设对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完)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