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河南洛阳木兰沟风电建设纪实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西北电建 发布时间:2018-03-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洛阳,古称洛邑、神都,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从洛阳出发,到达当时最西端的欧洲罗马帝国,实现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就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今年1月24日,中国能建西北电建承建的河南清洁能源洛阳木兰沟项目24台风机全部顺利并网,为洛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增添了绿色动力。

山道十八弯 高路入云端

新年伊始,寒风猎猎,雪花纷飞。笔者来到地处洛阳以西约30千米的白杨镇、赵堡镇和樊村乡境内的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木兰沟风电项目现场,看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繁忙有序的施工场景。

据项目经理陈万言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全部风机已吊装完成,进入工程建设的冲刺阶段,争取早日通过投产验收。看到劈山而建、气势脱俗的110千伏升压站,一幅图文并茂的大型铝合金结构的风电场标识牌就已赫然入目:木兰沟风电项目属于内陆山地风电工程,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4.8万千瓦,设计安装24台单机容量2000千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升压站。风电场东西向长5800米,南北向长4500米,海拔高度在600~800米之间。

山路崎岖,天风浩荡。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笔者沿着西北电力建设者开辟的蜿蜒向上的砾石铺就的山道,驱车前往位于群山之巅的风电项目现场。据技术人员介绍,木兰沟项目风电机组塔架的设计高度达到80米,相当于25层楼房的高度;安装在高80米的风电塔架顶部的3支分别长约45米的叶片具有扫风面积大、发电效率高等特点,属于目前国内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风电机组。

会当凌绝顶 山高人为峰

木兰沟风电项目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14摄氏度,每秒钟的平均风速超过6米,风能密度3级,年均降雨量0.5~0.7米。

在场区道路修筑中,西北电建建设者依据风电场道路平面布置图纸,结合场区岩石地质的特性,测量确定道路的轴线和边线,在边线撒上灰线,每隔5米设置标高桩;再预测、确认土方开挖的深度;并且充分发挥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的优势,全面展开了场区道路修筑的“攻坚战”。在场区道路初具雏形后,他们采用小石块填塞铺设在路基的质地坚硬的片石之间的空隙,在确定小石块填满片石的间隙后,再利用挖掘机给路面铺填一层碎石,最后采用压路机将路面碾压6遍以上,保证场区道路的宽度和密实度全部满足施工机械、施工车辆和风电设备运输车辆的通行。最终,大唐河南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总长度24千米的22条坡度各异、路径不同的场区道路的修筑,为风电场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风电基坑的浇筑是风电场建设的重中之重。木兰沟项目设计的24个风电基坑,每一个口径达20米、深度为2.7米的风电基坑,就需要310吨混凝土和34吨钢筋。为保证风电基坑浇筑的有序进行,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前往现场,实地勘察,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编制风电基坑浇筑方案,明确水泥﹑钢筋﹑碎石﹑沙子﹑添加剂﹑混凝土强度等原材料的检测试验标准和基坑开挖、锚栓组件安装、钢筋加工、立模、接地网敷设和基础回填等阶段的工序和工艺。直径4.3—4.6米,高3.6米,重达16吨的基础环是风电基坑结构的关键部件,其定位和平整度决定整个风电基坑浇筑的成败。无论盛夏还是严冬,技术人员跟班检查,严格控制各个作业流程,使设置就位的基础环的高度、平整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全部符合设计标准。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坎坷的山路,炙热和冰雪天气,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安全和质量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在110千伏升压站建设中,西北电建建设者建立健全工程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三个阶段的动态控制,全面落实三级质量责任制,使110千伏升压站综合楼、35千伏配电室﹑附属楼﹑事故油池和出线构架﹑避雷针基础和电缆敷设、二次接线、设备接地、电缆埋管、电缆防火、清水围墙、设备基础等项目的工艺和质量的合格率全部达到100%。控制柜、配电箱是110千伏升压站的重要设施。在安装控制柜、配电箱前,建设者在逐一核对控制柜、配电箱基础的预留、预埋附件和基础槽钢准确性和水平度,详细检查箱柜内部的电缆接线、元器件配备准确无误之后,采用镀锌螺栓将控制柜、配电箱与基础槽钢连接、固定,保证控制柜、配电箱的垂直度、相互之间的接缝、成列盘面的平整全部达到设计的技术标准,控制柜、配电箱内的馈线布置合理、整齐,电缆回路标识完备、清晰,箱柜基础槽钢基础接地安全、牢靠。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木兰沟项目建设中,面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复杂地质特性,西北电建建设者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策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及时排查事故隐患;设置以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为主的安全检查体系,跟踪检查重点项目,以及重要设备施工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保证措施;定期检查、检测施工安全,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源头上保证风电场建设的安全,实现了安全管理无事故的责任目标。

该项目全面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主攻方向,安全、有效地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截至目前,他们已顺利完成110千伏升压站的建设任务和24台风电基坑的浇筑、吊装、受电、并网任务。

分享到:

关键字:西北电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