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多晶PERC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1%

作者:涂建邦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02-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协鑫集成发布消息称,其高效多晶黑硅PERC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在2017年底20.5%的基础上持续实现突破,最高效率突破21%,达到21.3%,多晶60版型组件功率突破300W,再一次刷新多晶PERC电池量产效率。


多晶黑硅PERC电池生产线。

据了解,协鑫集成自2017年2月开始稳定量产基于金刚线切割的多晶硅片的黑硅PERC电池,当前协鑫集成高效电池产能为2GW,2018年将达到3GW,正以功率295W的多晶黑硅组件参加领跑者项目投标,该组件的转换效率为17.9%,超出国家规定的领跑者组件效率0.9个百分点,达到了领跑项目对组件的最高功率要求。

“协鑫集成每一次的效率提高,都是基于完全可量产技术的突破,并不是局限于实验室或者中试线技术及效率,且电池及组件每瓦生产成本持续降低。这些高效低成本电池及组件可迅速大规模量产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协鑫集成董事长舒桦称。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光伏产业的目标是平价上网,光伏市场永远更青睐对平价上网贡献更大、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从市场情况来看,在第三批领跑者项目中,市场份额占据八成的多晶依旧是平价上网路线的主力军。未来,多晶与单晶的市场份额和走势,将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高性价比产品是光伏平价上网的坚实基础。”在过去5年时间里,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均下降一半,2016年—2017年,光伏组件价格下降幅度仍然达到近21%。组件成本的下降为光伏平价上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效多晶产品作为高性价比产品的首选,成为平价上网路线的主力军。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多晶硅电池的效率提升还有着巨大的空间,而德国研究所的效率突破也为此提供了例证,多晶电池产业化效率可以达到21%以上,乐观估计能够达到22%。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太阳电池及系统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贾锐曾预计:“随着金刚线切割、黑硅、PERC技术的发展,高效多晶产品在未来3至5年内,还将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

光伏产业周期性、持续性的技术进步与迭代,带来了产品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市场和产业规模的高速扩张,此次,协鑫集成多晶黑硅PERC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20.8%,将极大驱动光伏产业持续进步。


分享到:

关键字:协鑫集团 多晶黑硅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