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制造变智造 把更多阳光转化为电能助力光伏平价上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星辰在线 发布时间:2018-02-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把照耀大地的阳光转化为电能,再用于生产、生活,是人类感恩大自然、爱护地球的方式。2017年9月30日,国产化率最高的500MW 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 “红太阳光电”在长沙正式投产,它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控制技术,结合新一代数字信息化技术,解决了传统光伏电池制造方式中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发电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将“制造”升级为“智造”。

在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里,有装备216台,其中核心智能装备达到了171台,核心智能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1.8%。原来,早在2016年,该公司开始积极践行“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率先在业内开展“高效电池”+“智能制造”体系研究,建设了国内首条100MW新一代PERC高效电池智能制造示范线,让制造过程和生产管理达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时还向行业提供降本增效的新方案,为光伏行业进入新时代提供新动能。

据了解,由于光伏对清净度及质量要求非常高,且材质脆、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靠人工进行搬运和质检,非常容易造成损伤及污染。走进今天的“智能工厂”,你会看到在忙碌作业的都是机器人。黄色的机器手臂不知疲倦地、精确地挥舞着,勤劳的AGV小车(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按规定路线有序地穿行着。人类嘛,只需要控制大局就好了。

除此之外,“智能工厂”里的车间还进行了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了车间现场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工厂利用视觉传感、网络通讯等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现场数据,上传制造执行系统分析决策,这样一来,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产品质量、设备状态、能源消耗等都得到了实时管控和智能优化。

“制造”至“智造”的升级,实现了单晶电池效率大于21.5%,让智能车间相比传统车间生产人员减少了2/3、车间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能源利用率提高10%,实现装备、生产、物流、运营和管理智能化,这将推动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光伏平价上网(光伏电站传输给电网时,价格与火电、水电价格持平)。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