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北京进入新能源物流时代:新能源物流车助推亦庄“零排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8-02-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行动计划”,106个项目总投资46.1亿元;完成金风产业园能源互联网建设,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0%;完成开拓热力余热回收、京东方清洁生产项目,实现节能5000吨标煤……记者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获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引领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高排放车治理”成为重中之重。“工委管委一直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标准、模式,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开发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及监管水平;推广先进技术和减排成果的应用,实现精准化治污;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模型分析,加大信息化的管理和应用。并将通过抓严、抓细、抓实各项措施,在实现区域污染物减排的同时,服务重点项目落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绿色”大力管控高排放车辆

企业自有运输车排放100%到国四标准

记者了解,2018年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开展PM2.5源解析。同时,在巩固重型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示范区建设成果方面,将在初步建成低排区的基础上,通过架设固定遥测设备、购置移动遥测设备以及摸排走访等进一步加大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动态掌握机动车的相关情况,从而明确机动车特别是重型车在区域内的流动情况、高峰时段以及排放构成,进而分析机动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出台补贴和奖励政策,引导开发区内企业积极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重型货运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此外,进一步通过联合执法、强化监管等手段,加大对区域重型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管控力度,巩固建设成果,确保区内企业自有运输车辆和自有非道路移动机械车辆100%到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

2017年12月28日起,北京正式启用新能源车专用号牌。右数第二辆绿色车牌即新能源汽车专用京牌。

新能源物流车助推“零排放”

亦庄打造货运车排放监管示范区

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的京东物流分拣中心,一排排崭新的新能源红色厢式物流车映入眼帘,车身上喷印的“新能源”字样格外醒目。今后,这些物流车将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绿色之路”将从北京亦庄到“延展”到整个首都,亦庄“零排放”的时尚将伴随新物流车的脚步走遍京城。

“京东物流提前兑现承诺:目前进出北京的所有京东自营物流车全部换成电动新能源车!并且在两年内把全国所有自营车辆全部换成新能源车!”1月25日下午,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通过今日头条的个人账号发布上述消息。自2017年12月28日起,北京市正式启用新能源车专用号牌,次日京东物流拿下首张新能源汽车专用京牌,正式开启“科技+绿色”的新物流之旅。

京东物流北京通州分拣中心新能源车队队长裴文彪介绍,据测算,燃油车平均一天运行170km,消耗19升油,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使用新能源车每天减少碳排放42.75kg。目前,京东物流已在北京市投放超过700辆新能源车,预计一年减少碳排放11000吨左右。

“京东物流新能源车将覆盖城市物流的各个方面,引入电动微型面包车、箱式电动货车等多种车型来应对物流中的‘实际场景’。”京东物流新能源汽车项目负责人刘飞告诉记者,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等全国十余个城市,投放近2000台新能源车。

记者发现,在北京亦庄,像京东集团这样争做“零排放”标兵的龙头企业并非个例,北京奔驰公司则对高排放的国三物流货运车进行有效管控。在北京奔驰公司的物流运输厂区门口,进厂的重型柴油车都经过严格的检测,只有达标后方可入厂。至2017年,北京奔驰已完成200多辆国三柴油车的淘汰或替换工作。

据了解,在货运车排放监管示范区建设方面,开发区打出“货运车台账、重点企业管理、联合执法和高达15万元/辆的补贴”等一系列重拳。截至2017年12月,开发区共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822辆,全区2633辆叉车中新能源叉车占比超90%。“走心”的努力换来了“可心”的成果:截至2017年12月底,开发区内PM2.5累计平均浓度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物流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