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启航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8-01-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掀开面纱。昨日,项目在顺德南方智谷举行奠基仪式。按照规划,小镇将聚焦汽车创新产业,围绕“打造汽车创新全产业链”的目标,打造创新中心和智造中心,预计实现年纳税总额约2.12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

打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圈

顺德新能源小镇位于南方智谷内,由碧桂园负责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小镇总规划共3000亩,首期核心启动区17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

按照规划,小镇将聚焦汽车创新产业,围绕新能源化和智能网络化两大方向,发展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部件、无人驾驶以及与之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和生产服务业,打造集新能源汽车“高端研发、创新运营、前沿示范、创新孵化”于一体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圈。

据介绍,该项目入驻不少于500人的研发团队,打造2个新能源汽车院士工作站,并配置碧桂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交流中心等产业服务载体。

其中,启动区项目固定投资总额预计25.52亿元,待全部产业入驻后,预计实现年纳税总额约2.12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

数十家汽车龙头企业入驻

昨日奠基仪式上,已有包括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总部基地、海康威视车联网联合实验室、Auto Space汽车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以及数十家汽车创新领域龙头企业签署入驻协议。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谈及为何在家乡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时称,“梦想顺德能够像小时候一样跳进水里游泳。”同时,小镇也是因地制宜发展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将打造顺德科技创新、产城融合的示范项目。

记者了解到,当前国内汽车工业产业体量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络汽车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今年顺德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聚集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科技产业。

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王学强介绍,过去沃特玛在国内30个城市布局了产业园,但并没有将功能释放出来形成特色小镇。碧桂园是中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先行者,可以为产业园区提供产业配套,基础建设,完善上万员工生活工作的各种服务配套,弥补企业在园区建设方面经验的不足。

定位

新能源小镇将分为创新中心和智造中心,形成“一镇双中心”战略格局。创新中心选址在南方智谷,主要发展高端研发、前沿示范、创业孵化、大数据业务运营、总部经济等。智造中心选址在龙江镇朝阳工业区,主要发展新能源整车、改装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产业构建高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焦点

将打造一个怎样的科技小镇?

企业员工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创

碧桂园集团首席战略官林昭宪介绍,碧桂园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和特色小镇战略开始布局新的产城融合项目,并提出“1+N”战略。

林昭宪解释,“1”就是碧桂园要做重资产的产业平台,以此帮助企业发挥最大效率,“我们是‘引凤筑巢’,为企业打造一个让其更有活力的生态圈”。

而“N”就是不同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依托生态圈良性发展,并借助“三牛”,即牛技术、牛企业、牛人来共同打造和推动生态圈的发展。

“现在坚持‘先产后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进步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先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创的环境。”林昭宪介绍,碧桂园打造的科技小镇就是要让企业员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习生活工作。

能为顺德带来什么?

将产业园区打造成“森林城市”

顺德提出要创建科技顺德,需要通过一个个项目来落实,而新能源汽车小镇就是其中一个。副区长蔡伟介绍,回归到顺德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做好三个方面,即良好的政企互动、选择科技创新方向以及吸引人才。

碧桂园投资这个项目恰好体现了这三个方面,首先这是政府与本土世界500强企业的一次联手,未来将有重大的市场空间。其次要体现科技顺德,就是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加大企业的科技含量,新能源产业将集聚很多龙头企业,同时又能够为顺德带来行业的优质人才。

碧桂园佛肇区域总裁卜德华介绍,碧桂园集团将联合政府制定产业招商政策,并针对性打造新兴平台,包括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引进平台等,吸引企业和人才集聚。同时,依托碧桂园房地产开发经验,在小镇打造宜居现代建筑。

记者了解到,小镇将采用“森林城市”设计理念,精心打造“多维绿化”系统,占多少用地,还多少绿地,绿化率超100%,打造“目之所及都是森林”的独特景观。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