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西大同:煤都向绿都转型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沿着山势整齐排列熠熠生辉,一座座模块化预制仓式变电站矗立在光伏阵列中,通过条条“银线”将清洁能源输向远方;远处的山巅上,一架架乳白色的“大风车”上巨大的叶片随风缓缓舞动……

这是大同市数十座新建的光伏发电基地的场景。

近年来,大同市真抓实干缔造“大同蓝”,过去黑灰飘四季的煤都,正在成为天蓝水净空气清新的绿都。

用清洁太阳能产业拯救采煤沉陷区

2017年3月底,国家能源局组织对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进行了验收,达标率100%。基地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总投资达100亿元。

采煤沉陷区治理,是一道难题,也是一道大考题。作为煤都,大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创造出了“大同模式”。

2013年4月,该市首座光伏电站——协鑫光伏发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同年,协鑫光伏发电二期工程、天镇环翠山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2014年,该市又有6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在全省光伏发电中占据“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大同市先后组织实施了国电浑源风电、大唐左云风电、华润天镇风电等一大批风力发电项目,全市风力发电就新增装机容量99万千瓦。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同市实施了项目开发模式、企业招商模式、项目用地模式、技术引领模式、工程建设模式、项目服务模式、持续领跑模式和共享发展模式“八大创新”,成功破解了投资、技术、用地等一系列难题。

截至去年年底,大同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20万千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煤都大同也由此成为成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用生态立市扎扎实实打造“大同蓝”

2003年到2005年,大同曾连续3年进入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之列。

时至2013年,大同全年空气质量屡屡排名全省第一,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那片“大同蓝”。

“大同蓝”不是大风吹来的,而是刮骨疗伤、生态立市干出来的。

为留住更多蓝天,大同市空气污染治理力度空前加大,打响“八大管控”战役:控煤、治气、管车、抑尘、减排、治企、预警、取缔“土小”,卓有成效。

大同市不惜重金恢复自然植被,不断扩大绿化面积。2016年,总投资690亿元的27个“环古城”“环文瀛湖”重点项目,涵盖古城开发与保护、旅游会展、科技产业园、新能源等领域。

多年来,大同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引导沙区农民发展经济林,走出增收致富的生态产业新路。目前,沙区林业总产业15亿元,人均增收1500多元。

“大同火山群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曾经寸草不生。”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赵德清说,“经过多年治理,现在大同火山群周围,天也蓝了,山也绿了,水也清了,人也富了。”

分享到:

关键字:大同 太阳能 光伏 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