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青海共和县:“草光互补”改善生态环境

作者:骆晓飞 邓万里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8-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这里以前全是荒漠沙地,自从发展光伏产业后,通过反哺生态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环境。”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村民马生兴说。

土亥村紧邻共和县塔拉滩生态光伏发电园区。这里过去曾经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原因,塔拉滩土地沙漠化加剧。据2009年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监测,塔拉滩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8.5%。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着不远处的黄河生态安全。”共和县林业局副局长王东彪说。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在海南共和盆地大力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塔拉滩依托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短短几年内就已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群。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青海光伏以平均每年100万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长,年均增速达58%,光伏已经成为青海电网第二大电源。

在光伏电站建设中,当地政府本着绿色发展理念,先后投资2.84亿元,建设防风林带134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20万株,建成了59.9公里的园区柏油交通路网。

地方政府和入驻企业也达成协议,要求始终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其中,探索”草光互补”模式,开展“光伏产业带动生态建设”项目,即在光伏电站种植牧草。

“这不仅推动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植被形成的绿色屏障还能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的环境,降低风沙对光伏电站造成的损失。”黄河水电公司海南新能源发电部副总经理刘启栋说。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以退化草场为主的塔拉滩光伏产业园区草地植被正在得到修复,“草光互补”模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显著改善。刘启栋说,这一区域的风速降低约50%,蒸发量减少约30%。

来自共和县气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5月,共和地区降水量为69.9mm,较常年偏多14%;蒸发量为388.5mm,较常年偏少26.6%;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5.9米,高度较上年降低0.43米,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

如今,走进塔拉滩,成片的戈壁荒漠已很少看到,在大片的电池板下面,种植的牧草郁郁葱葱,不时还有野鸡飞过。

原标题:“草光互补”模式改善生态环境--青海共和县塔拉滩草地植被得到修复

分享到:

关键字:草光互补 青海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