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河南:车间光伏下农村 就业兜底两保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7-08-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俺脱贫啦,年底要娶媳妇儿。”22岁的范闯是河南省沈丘县石槽集乡虎头村“扶贫车间”的一名员工,去年9月,他来这里上班时还是贫困户,今年年初,他脱贫了。

范闯脱贫得益于凯旺电子公司在农村开设的“扶贫车间”。近年来,凯旺电子公司在沈丘县9个乡镇开设了19个“扶贫车间”,吸纳800余人就业。

“家里父亲身患疾病,弟弟还在上学,‘扶贫车间’可是帮了俺大忙。”范闯家在石槽集乡王湖村,每天骑电动车半小时就可以到虎头村上班。“像我这种情况,既不能离开家外出务工,又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扶贫车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介绍,该县整合资金在贫困村新建或改建300至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由村里租赁给企业使用。同时引导县产业集聚区内的服装加工、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村转移中低端产能,解决“用工难”问题。全县目前建成74个“扶贫车间”,带动5000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群众1500人,人均月工资稳定在两三千元。

“‘扶贫车间’用工、管理成本都要低,又能帮助难出远门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企业和政府对此合作一拍即合。”回乡创业的凯旺电子负责人陈海刚告诉记者。

在纸店镇潘董庄村,记者来到永盛服饰公司开设的“扶贫车间”,约300平方米的厂房能容纳百余人就业。永盛服饰人事处负责人纪敬丽介绍,“扶贫车间”根据年龄分配工种,优先录用贫困人员,对于残疾人根据身体情况安排工作。正在熨烫西裤的李艳秋说,孩子还小,自己不能外出打工,到离家只有1里地的“扶贫车间”上班后,日子过得更踏实更舒心了。

潘董庄的“扶贫车间”旁,是村级光伏电站。纸店镇镇长李锋说,全镇共建有15个60千瓦光伏电站,每个电站年收入7万元,每年能给本镇兜底贫困户每户3000元分红,剩余资金扣除光伏电站维护费用后,统筹归集到村集体账户,用于发展村内公益性事业。

今年70岁的张文生是潘董庄村民,妻子因病去世,儿子离婚后外出。张文生带着两个孙子一起生活,大孙子在上中专,小孙子在上小学六年级。因家中无劳动力,除种地收入外,无其他经济来源,十分贫困。根据精准识别相关程序,张文生一家被纳入兜底扶贫对象,受到重点帮扶。李锋说:“现在,张文生家不仅享受了低保、新农合减免、教育扶贫等相关政策,还在今年年初被纳入光伏帮扶序列,年底将增加分红收入3000元。”张文生说:“政府给我改造危房、新建厨房、修建院墙和门楼,现在又有光伏收入兜底,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沈丘县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规划建设了293个村级光伏电站。今年6月底,这些电站全部完成并网发电,将带动5860个贫困户稳定脱贫。皇甫立新说:“‘扶贫车间’下乡能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光伏电站进村能使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享受到可靠的兜底保障。做大农村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之一。”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