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科院大化所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作者:董琰峰、赵雪君 来源: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7-08-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团队通过在KOH溶液中震荡处理二维金属碳化物纳米片(MXene),成功制备层间距扩大的碱化MXene纳米带,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储钠和储钾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杂志上(DOI: 10.1016/j.nanoen.2017.08.002)。

MXene是一类新型二维金属碳(氮)化物纳米片,常见的Ti3C2MXene片已被证实是一种先进储能电极材料,但传统由氢氟酸刻蚀制备的MXene材料存在层数堆叠严重、层间距较小,作为电极材料时比容量较低且循环性能差。因此,急需开发结构和性能稳定的MXene基新型储能材料。

该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KOH溶液震荡处理Ti3C2MXene的新策略,一步法实现了碱化Ti3C2MXene纳米带(a-Ti3C2MNRs)的制备,a-Ti3C2MNRs具有较大的层间距(12.5Å)、窄的宽度(6-22nm)、超薄厚度以及开放的网络结构,具有发达的离子和电子快速传输通道,显著提高了电极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a-Ti3C2MNRs可用作高容量钠离子电池(SIBs)和钾离子电池(PIBs)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0mA/g时,SIBs和PIBs的可逆容量分别为168mAh/g和136mAh/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200mA/g时,可逆容量分别为84mAh/g和78mAh/g;同时,SIBs和PIBs都表现出良好循环稳定性,在200mA/g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可逆容量仍可分别保持在50mAh/g和42mAh/g,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MXene基电极材料。该方法有望推广至其它三维MXene新型结构的构建中,并拓宽MXene类材料的应用范围。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董琰峰、赵雪君)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