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煤灰堆场变身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上可发电 下能养鱼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太仓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块块电池组呈矩阵排列,阳光一照就产生源源不断的电流,而光伏组件下方则蓄水养鱼,实现了渔光互补、生态养殖。昨日,记者来到华能太仓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采访,在曾经的灰场上看到了一个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这里过去是一个灰场,主要用来堆放粉煤灰。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后,这个灰场的土地便闲置下来。如何用好这块土地?华能电厂负责人进行了调研,于去年11月25日开工建设4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今年4月29日,这一项目实现全容量40兆瓦并网发电。作为江苏省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华能电厂这一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是苏南地区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

据介绍,该项目工程总投资31925万元,单位千瓦投资6373元。“我们的组件选用国内最先进的285Wp单晶硅电池组件,共计153216块,转换效率达17.43%;我们的逆变器选用国内先进的1000kW集散式逆变器,共计38台,转换效率达99%;选用2000kVA箱变共计19台。发电系统分为19个发电单元,每个单元约2.3MW,同时建设一座110kV升压站,以1回8公里110kV线路接至已建成的香塘变电站。”华能电厂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项目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4615万千万时电量,每年平均发电1057小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403万元。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这一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47万吨,可相应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50吨、二氧化碳3.67万吨、氮氧化物17.0吨,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这一光伏电站还是一个绿色、生态、环保、低耗能、节约型的项目。光伏组件下方,蓄水养鱼,构建起“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新型发电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水面资源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灰场土地综合利用与新能源产业结合发展,在全省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平均每年为电网提供电量4615万千万时

年销售收入4403万元

与相同发电量火电相比节约标煤1.47万吨

减排多种大气污染物 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分享到:

关键字:渔光互补 光伏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