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提起“世界典范”,大家首先想到了哪些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深圳、南京、杭州?但它们并不是我们谈论的主角。今天,播报君带您走进的,是长三角地区一座正在发展中的能源变革之城——苏州。
上半年,苏州供电公司供电量、售电量分别达到622.98亿度、608.63亿度,跃居全国城市首位。从能源供应到能源消费,从能源配置到能源服务,生活在苏州的人们正在经历一场以电为中心,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变革。
1、从同里古镇说起……
8月的同里古镇游人如织,流水潺潺,粉墙黛瓦间处处显露着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精致。踏桥而过,枕河而眠,人们在领略古韵美景的同时,或许并不会意识到眼前的这座千年古镇已经站在一场世界性变革的潮头。
今天的同里古镇,水面上行驶的电动渡轮代替了往日以柴油为动力的游船,主干道上驰骋的电动汽车也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新鲜物件,道路两旁的储能路灯实现了风、光发电的能源互补……在方圆2.4平方公里的古镇范围内,人们的用能方式正在悄然改变。
在距离同里古镇50多公里的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已于8月10日成立。该研究院成立的一大任务,便是创建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
对此,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表示,要以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加快智能电网等示范建设,广泛实施苏州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电能替代,促进其再电气化的进程,全面提升苏州城市的发展品质。
2、为什么是苏州?
作为全国“GDP万亿俱乐部”的一员,苏州在经济发展转结构、调方式、向中高端产业迈进的同时,也正处于城市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
今年上半年,苏州供电公司供电量、售电量分别达到622.98亿度与608.63亿度,跃居全国城市首位。但是,苏州同样面临产业结构偏重、煤炭消费比重大、能源消费总量居高不下的不利局面。2016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折合标准煤达8485万吨,其中煤炭消费占比超过52%。
无论是GDP的增速、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还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苏州的经济能源发展状况都与全国的整体情况极其相似。正因为此,苏州以能源变革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实践,在外界看来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3、苏州如何做?
“在‘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330亿元建设苏州地区智能电网。”苏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发展策划部主任丁丹军从去年5月起全程参与了典范城市建设工作,他告诉记者,苏州能源变革发展的主要途经,是积极推进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配置智能化及能源服务共享化。
能源供应清洁化
苏州电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达40%,到2020年清洁电力占比将达55%。在此基础上,苏州还大规模接受区外来电。目前,苏州已经接入锦屏—苏南±800千伏直流和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等两条特高压线路,正在建设的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将把华东特高压环网变成一个巨大的“蓄电”平台,2019年建成后接受区外来电的能力将达3500万千瓦。
能源消费电气化
今年上半年,苏州供电公司实施了742项电能替代项目,完成替代电量16.2亿度。在人们的出行方面,6月27日,苏州供电公司第83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园区凤凰城公交充电站投入运行,这意味着苏州在核心城区实现了“3公里”充电圈。整个“十三五”时期,苏州将建成充电站200座,充电桩2700台,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将小于1公里。
能源配置智能化
5月24日14点05分,国内首套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在苏州完成首次实切操作。245毫秒内,苏州233户电力用户25.5万千瓦的用电负荷被瞬间切除,此举与其他保障措施一起,平衡了苏州电网300万千瓦的负荷缺口,这也意味着苏州拥有了世界首个最大规模的“虚拟电厂”。“虚拟电厂”的意义之一,便是有效提高能源配置智能化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客户用电。
能源服务共享化
苏州供电公司通过建设智能配用电示范区,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建立“互联网+”服务体系,构建灵活高效的智能配用电模式。目前,苏州已有互动渠道用电客户220万户。预计今年年底,线上渠道推广将达250万户,并建成40个无人及自助营业厅,完成120万户电费智能抄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