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这十年,材料领域总体目标是切实提升我国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推进材料领域低碳化、高值化发展,切实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为载人航天、探月飞行、深空探测、大型飞机、核电工程、奥运工程、高速轨道交通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提供一批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及集成化技术。
围绕培育高成长、高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重点支持了半导体照明及“十城万盏”示范工程、新型显示、稀土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膜材料、多晶硅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高强铝合金、先进镁合金、多晶硅材料与单晶硅片、金属有机化合物源及金属有机化合物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等的研发,切实促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量大面广的传统材料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材料向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缓解制约材料制造过程中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重点安排了细晶钢、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低温低电压电解铝、低环境负荷型水泥、全氟离子膜、聚烯烃催化剂、高效农药创制、材料流程的节能减排、化工反应过程强化、优势资源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钢铁、有色、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辐射带动一批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
为增强材料领域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布局了超导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人工晶体与全固态激光器、光纤、光通讯、光传感材料与器件等微电子/光电子/磁电子材料与器件,非晶带材、纳米绿色印刷、爆炸物检测等纳米材料与器件,短流程近净成型技术等材料设计、制备加工与评价、材料高效利用、材料服役行为和工程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布局了生物医用材料、肝炎和艾滋病快速诊断、海水与苦咸水淡化、抗菌、净化空气及产生负离子的建材、新型建筑节能玻璃等的研发,促进形成一大批新材料与新技术,科技进步惠及民生发展。
这十年,材料领域统筹项目、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共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0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37家,同时开展了11个创新团队的建设试点工作。2011年,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联合编制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