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一)全氟离子膜材料
系统解决了全氟离子交换材料的关键科学、技术、工程和装备难题,突破了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全氟离子交换膜、各种含氟功能化合物的制备技术,并形成产业化生产技术,形成专利150件。1.4m宽的氯碱用全氟离子膜实现批量生产,并在万吨氯碱装置上得到应用,实现了离子膜市场化应用和国产化替代,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氯碱离子膜核心技术的国家。全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的国产化,是我国化工领域的里程碑,彻底打破了制约我国基础产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瓶颈。“全氟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二)陶瓷膜材料及膜反应器通过低成本陶瓷膜支撑体规模化制备技术和陶瓷膜共烧结技术的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膜规模化生产技术,建成大规模陶瓷膜生产线,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前列,具备了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的实力;通过陶瓷膜分离纳米催化剂过程中失效问题的解决和反应分离过程匹配技术的突破,膜反应器耦合技术实现工业化应用,建成了年产万吨级己内酰胺的陶瓷膜反应器装置,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应用陶瓷膜分离装置1000多套。“面向超细颗粒悬浮液固液分离的陶瓷膜设计与应用”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连续陶瓷膜反应器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PVDF中空纤维膜材料及MBR技术通过溶剂相转化方法研究,突破中空纤维膜的相转化成孔控制技术,开发出高性能PVDF中空纤维膜材料,建成多条百万平方米的生产线。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构型、膜污染控制、各种MBR组合新工艺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发出大型MBR成套技术,在地表微污染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提升了我国中空纤维膜材料和水处理的技术水平,培育了多家上市公司。“新型功能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获得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新技术与工程应用”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PVA基聚离子渗透汽化膜材料采用高精度光学显微和图像高速存储系统,准确观测膜的形成过程,探明溶剂和非溶剂的传质过程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渗透汽化有机膜调控制备全新技术,开发了渗透汽化复合膜专用工业生产新设备,建成了高性能耐温耐溶剂的渗透汽化透水复合膜规模化生产线,开发出膜材料选择和组件设计优化技术,并成功应用于异丙醇、叔丁醇等溶剂脱水过程,与传统的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相比,节能1/2以上,运行费减少50% 以上,推广应用20多套工业装置。“渗透汽化透水膜、膜组件及其应用技术”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五)聚氯乙烯合金超滤膜材料采用两亲共聚物作为亲水改性剂,突破了聚氯乙烯超滤膜的亲水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超滤膜应用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行费用,聚氯乙烯合金超滤膜实现规模化生产,建成了4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线。突破了膜法水质净化技术,成功应用于国际最大的日产净水30万立方米的台湾高雄自来水厂,标志着我国超滤膜技术进入世界同行业前列。 2010年该PVC合金膜应用于上海世博会园区全部直饮水设施,为来自全球的约7000万名游客提供高标准的直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