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公交现状:新老运营两层皮 充电桩不足成瓶颈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7-06-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刚刚结束的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新阶段的问题与对策论坛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成回答现场提问中表示,新能源公交车近2年持续爆发式增大,配套充电设施不足的问题将继续困扰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

在他看来:“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短时间内不会得到彻底地改善。”

充电桩不足成瓶颈

根据李成在现场解读的《2016年度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新增公交车9万多辆,其中八成以上是新能源车型,这较2015年新增及更换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的比重又上升了20%。

《报告》中预测,按照推广目录要求,2019年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将突破30万辆。

显然,新能源公交行业前景可期。然而,在产业发展的背后,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车辆安全、电池技术创新等。

现如今,充电桩不足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根据《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2017- 2020年)》,今年9月底前深圳全市要100%实现公交纯电动化,届时将需要5900个充电桩,而在目前充电桩的缺口仍有近3000个。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主任刘莹表示,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新能源公交车应用的瓶颈问题。

症结在哪儿?

小编与一些充电运营商接触时,大多数运营商反馈,运营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前提是有土地资源。

据了解,造成深圳市半数公交充电桩缺口的主要原因,正是土地资源紧张的缘由。为此,深圳市计划利用一些国有储备用地和临时用地建设临时充电桩,以此来缓解充电桩供应不足的压力。

从长远来看,李成分析各地方的充电压力并不能迅速改善。“因为现有的公交充电场站大多数依赖公交公司原有的公交场站,一些地区的公交车入场率不高,只有50%-60%。所以从物理条件来看,完全解决充电站建设用地不足问题还是很困难的。”

事实上,不止土地资源,用地方式、建设规模、电力建设、用电价格、运营监管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充电桩建设问题。

刘莹建议,政府应发挥多源数据监测体系的作用,做好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应用评价。

新老运营两层皮

“新能源公交车与传统公交车运营特征差异大。”刘莹认为,除充电桩外,如何把新能源公交车和传统公交车的运营管理工作统一,这是值得业内思考的问题。

举个例子,一些公交公司上了新能源公交车后,由原来的“一人一车”改为“两人三车”的排班表。

邯郸公交公司技术处处长徐世新曾指出,对于公交公司而言,新能源公交车不单是增加了充电桩的事儿,从路线规划、充电管理、车辆和设备维护,再到人员配置,这些管理项目也倒逼着公交公司转型。

对此,在充电场站运营方面,公交公司也开始尝试新型模式。如邯郸公交公司自主经营部分充电场站,北京公交集团尝试PPP模式交由第三方运营充电场站等。

在政府层面,刘莹建议,监测体系应面向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行业、企业发展。

此外,地方保护现象依然存在,不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向上。从《2016年度中国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研究报告》来看,福建和河南两省2016年本地购买的占比较大。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