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漂浮光伏电站让淮南采煤沉陷区焕新颜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7-05-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力尽不惜热,但惜好阳光。”4月15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40兆瓦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熟练地将一块块电池板安装浮体上。

尽管是春天,但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0度,湖面上已安装好的大片的太阳能电池板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热量,一台台逆变器、一条条缆线正在将汩汩电流接入汇流器。

淮南因煤炭富集而闻名,但采煤形成的塌陷区却是待解难题,而潘集40兆瓦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就是因地制宜,解决采煤沉陷区的有效路径。这个占地6000亩的采煤沉陷区,不久之后就将建成为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

 

随着大型地面电站土地稀缺性加剧,利用采煤沉陷区废弃的水面资源建设大型水面光伏电站,因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业内看来大有可为,同时政策上也迎来利好。2015年,安徽省积极探索水面光伏发电,促进两淮采煤沉陷区绿色发展,组织编制了《两淮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规划》,规划2016—2018年建设320万千瓦水面光伏电站。2016年6月两淮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技术基地获得国家能源局100万千瓦的建设指标,两淮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正式开建,而淮南潘集区地处“两淮”光伏领跑者基地中心。

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潘集40兆瓦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浮体上。在项目运营方阳光电源看来,这离不开其对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这一创新光伏应用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不断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动水面光伏乃至整个产业的升级发展。

就在4月15日这天,阳光电源还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漂浮引领行业新跨越”的阳光浮体工厂投产仪式暨首届漂浮系统前沿技术研讨会。

“阳光电源淮南浮体工厂的建成投产,将会加速两淮采煤塌陷区治理和再利用的步伐,实现了产业升级与生态建设的有力融合。”在与会的不少专家、企业看来。

据了解,阳光电源在业内率先提出“大型水面光伏电站智慧解决方案”理念,从材料配方、浮体结构、漂浮电站系统集成等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

“阳光电源生产的浮体使用寿命可达25年,对承受风霜雨雪等各种极端气候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实验,其对材料的耐候性能甚至要远远高于地面电站系统。”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郑桂标告诉记者。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电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