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种电”给甘肃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7-03-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暖阳高照,春意融融。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油坊村,一块块约20平方米见方的太阳能电池板“种”在不少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阳光下熠熠生辉。

近年来,甘肃通渭等地将分布式光伏电站“种”进了农户家中,不但引导更多农村家庭使用上了清洁能源,还给当地贫困农民带来了“真金白银”。

长期以来,如何脱贫增收一直是当地人头疼的问题。如今,有了光伏发电,“村民从中得到了大实惠,这事我们愿意干。”油坊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张晓峰说。

在油坊村村民刘军伟看来,分布式光伏电站现在是大伙儿的“香饽饽”。他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是2015年底建成的,一年多以来,已经发了近4600度电,按照光伏标杆上网电价0.95元计算,给他家带来了4300多元的收益。

刘军伟家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3千瓦,投资2.4万元。其中,甘肃省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8000元,县级财政配套14000元,他自己只掏了2000元。“太阳能是我家的‘小银行’,晒晒太阳就一直有收益。”刘军伟说。

在通渭,和刘军伟家一样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农民还有近200户。通渭只是甘肃省光伏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16年起,甘肃规划利用5年时间,重点在定西、天水等9个市(州)的48个贫困县(区)和酒泉市的11个整建制移民乡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建设每户3千瓦、共计5万个户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和每个约2万千瓦、共计50座的集中式电站。

通渭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杨建宏介绍,当地3个乡镇、4个村试点的200户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已于2015年底全部并网发电。截至2016年底,这些农户累计发电量是70.4万度,按照光伏标杆上网电价0.95元计算,“农民户均年收益都在3000元以上。”杨建宏说。

不久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方向。

杨建宏告诉记者,光伏发电项目具有经济环保、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把清洁能源产业与扶贫相结合,是一条创新的精准扶贫途径。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