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公布了本期小客车指标申请情况。记者发现,今年新能源汽车个人指标预计将在本期用尽。据了解,目前已经有1万多人要开始预约2018年的个人新能源车指标了。
北京个人指标用尽速度加快
2017年,北京市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额度为51000个。上一轮摇号,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0328个有效编码,2017年北京市个人新能源车指标只剩下10672个。而根据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4月9日公布的购车摇号申请人数:截至4月8日24时,累计收到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26362个。换句话说,本月摇号将用尽2017年北京市所有个人新能源车指标,还会有1万多人提前预约2018年的指标。
可以肯定的是,预约2018年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的肯定不止这1万人。
回顾新能源汽车个人指标情况可以发现,北京指标用尽速度在加快:2016年,北京新能源小客车个人指标历时8个月分配完毕,而今年仅用了4个月,如果北京新能源汽车的指标不增加,2018年的指标会不会在今年就预约满?
而这一情况与2015年的市场表现截然相反。从2015年10月份开始,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不再进行摇号,采取直接分配指标的形式,当年收到的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申请和确认延期的配置指标共9618个,而当年北京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指标共有2万个,也就是6说当时有1万多个指标无人问津。
“占号族”、“弃号族”增多影响几何?
新能源汽车指标受到追捧的同时,“占号族”也在逐渐增多。去年北京6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备受热捧,可到了年底,中签者迟迟不购车,甚至还有很多中签者选择了弃号。据了解,2016年2月26日中签未用的新能源指标有3981个,被纳入10月指标配置,也就是说,那一期有32.6%的个人中签者最终选择弃号。
对此,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无奈的对记者表示,北京目前的道路拥堵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指标也不能完全放开,这的确会存在某些消费者一时冲动申请新能源汽车指标,但最终却放弃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现象。“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指标最终还是会落到真正需求者的手中,因为该指标的有效期是半年,没有被使用的指标会重新进入到摇号池。” 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占号族”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消费者中签后,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使用,一般会回到号池重新分配;另一种情况是,新能源汽车的经销商为了应对每年的补贴退坡政策,稳定下一年车辆销售价格,会提前囤一批新能源汽车牌照,这部分牌照在很长时间内挂在经销商员工名下,并未被真正的消费者使用。
在该负责人看来,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北京的新能源汽车指标属于稀缺资源,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新能源汽车指标的供给,但又不能无限制的供给,只能适当侧重对新能源汽车的供给力度。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是有“条件”的,例如限行限购政策就是极大的推动因素;但也不能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称之为“虚火”,在补贴逐渐退坡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仍在加速增长,尤其是个人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明显提高的情况不容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