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龙感湖,地处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位于长江冲淤积平原,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长江经济带、京九铁路经济带的开放,黄冈打开了风电市场的大门。
破低风速风电市场之局
2011年以来,国家控制“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电发展规模和速度,重点发展山西、陕西、宁夏、河北、辽宁等电网接入相对较好的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内陆低风速地区风电。
中国能建葛洲坝五公司将市场之路放在湖北省,欲在企业所在地省份建设低风速风电项目,并成功中标我国首例低风速地区的风电试点项目——湖北黄梅龙感湖风电项目。
了解风电项目的人都知道,诸如我国东南沿海、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地处长江冲淤积平原的龙感湖风电场能够作为成功的特例吗?能够破解风电盈利的难题吗?葛洲坝人积极应对,在风电项目新领域施展拳脚。
2011年10月,该项目在建设初期设计为27台80米高1.8兆瓦的风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80米高风资源不甚理想,预测发电产出无法满足效益要求,在2012年7月完成部分基础工程后,业主不得已做出了暂停的决定。
为了不让这个新兴业务项目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破解低风速风电项目难题,也为了能够履行为当地提供绿色清洁能源的央企责任,葛洲坝五公司龙感湖风电项目部全体职工全力配合业主和风机厂家,以竖向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抬高基础结构与钢塔筒相结合”的技术,解决了风机结构高度难题,为龙感湖风电项目在2015年10月的全面复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破平原风资源不足之局
龙感湖风电场常年平均风速在5秒/米左右,龙感湖项目部全力支持并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学习掌握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塔筒+钢塔筒混合结构”的风机塔架结构形式,通过采用此技术方案,彻底解决了平原地区风电建设受制于风机高度的难题,获得了更多的风资源,同时也展现了央企的责任和实力。
2016年5月29日,总装机容量为48兆瓦的首台100米高塔筒混合结构风机并网发电。
葛洲坝五公司作为龙感湖项目施工总承包方,在内陆风电施工领域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建造风电场的地域更加广阔,更是为后期大力开发低风速平原风场提供了重要施工技术支撑。
除此之外,龙感湖项目还应用了风机PHC管桩基础施工技术、风机钢筋混凝土塔筒施工技术、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技术,并成功申报了葛洲坝集团科技奖、电力协会科技奖。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使五公司站在了国内风电施工总承包行业的制高点。
破湖泊低洼区施工之局
由于混凝土塔筒和钢绞线的施工工艺复杂,没有其他风电项目的建设经验可以借鉴,加之湖区施工,风机、铁塔基础和道路地势低洼,土层为湖积淤泥质黏土,要在鱼塘虾田内施工,设备运输及吊装站位极其困难,在这样的情势下,葛洲坝五公司龙感湖项目部全体人员克服多重困难,一路摸索前行,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目标,多次接受湖北省质监总站、大唐集团“精品工程”验收组检查,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得到大唐集团贺信表彰。
表彰信中写到,龙感湖风电场是风电建设领域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其风机塔架结构形式首次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钢塔筒混合结构,一举解决了平原地区风资源受限于风机高度的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6年7月,南方各省连续强降雨,长江水位高涨,龙感湖护堤决堤导致8台风机被湖水淹没。湖水回落后,葛洲坝五公司项目部迅速组织人员通过船舶进入风机位进行了内部排污清洗。
截至目前,龙感湖风电场23台风机已经并网发电,机组运行良好,达到了技术改造的预期值,顺利履约。
业主大唐新能源河南分公司总工程师张军涛评价说:“龙感湖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恶劣天气,且项目设计预应力混合式塔筒等全新工艺,施工难度极大。葛洲坝五公司重信誉、讲诚信,圆满完成了项目计划内风机投产发电的目标,充分展现了央企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