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电宁波风电严银旭:割舍不了的“风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7-02-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其实,我特别想得到一项集体荣誉。我们还从没得到过先进集体,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和我奋战多年的弟兄们。”严银旭反复说着这句话。看得出来,他的内心很是纠结。

作为国电宁波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严银旭凭借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工作业绩,再次得到公司领导“钦点”,走上了国电电力“杰出员工”领奖台。

其实,宁波风电既是国电电力新能源系统第一家获得国电集团“五星级企业”称号的,也是获得该项荣誉次数最多的单位,同时他们还多次获得集团公司和国电电力的总经理奖励基金。这些沉甸甸的荣誉,都是对宁波风电这个集体的褒奖。

宁波风电的创效能力在国电集团系统乃至业内都赫赫有名。这个拥有装机容量17.1万千瓦的风电企业,2016年完成发电量4.29亿千瓦时,利用小时2511小时,实现利润1亿多元,度电利润243元/千千瓦时,人均创利207万元/人˙年。

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决策者。宁波风电也不例外。在国电电力新能源发展建设初期,严银旭提出了“基建期就是经营期”的建议。这个具有前瞻性创效意识的管理思想,被国电电力采纳并广泛推广。

“管理者必须要坚持学习”“改革者必须是一个实践者”“要实事求是寻找客观规律。”“决策不科学要吃后悔药的”…… 外表看起来清瘦、文弱的严银旭,目光总是那么执着、坚定,透着一股子劲儿,而且脑子里还会生出许多簇新的思想。

严银旭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但他的直率、豪爽,一点都不亚于北方人,而且做起事来更是雷厉风行,脚踏实地,敢于担当。他说:我们做着今天的事,要脑子想着昨天的经验,思考着企业明天的效益和发展。

在他眼里,创新的主要目的是要把事情做好。他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其实不是永恒的真理,应该在第一次过河后做好坐标,在第二次过河时应该是循着坐标过河,而不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不入虎穴难得虎子,不去现场亲自看,亲自干,就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就不能为企业掌好舵,把握好方向。”在穿山风电场建设中,他每天能上山3-5趟;茶山风电场建设中,他连续四个月驻扎在现场。在宁波市内的办公室,他一年加起来去不上一周。

“我这个人做事事必躬亲,对工作标准要求也高。有些事情我自己通不过,那就根本进行不下去。”在穿山风电场设计优化过程中,他向设计院提出了更加切合实际的优化设计思路,并主动给设计院写下了免责书。他说:“作为企业负责人,在原则问题上,就要勇于且敢于担当。”

严银旭自嘲说可能因为自己是处女座,所以凡事都追求完美。在追求工程建设质量最优的同时,宁波风电还将水土保持做到了最佳,他们一边在山中开路,一边在路两旁植草种花,存水固土。

“你看,我们鄞州白岩山风电场的进场道路,被网友誉为宁波最美的风车公路。” 说到这里,他高兴地点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在蓝天、白云、绿树的映衬下,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云雾缭绕,路旁开满了黄灿灿的花朵,印有“国电电力”字样的高大风机一路相伴,一幅幅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严银旭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上严格严谨,生活中不失诗情画意的人。

他说,在宁波风电三个风电场中,都有一块以“风”命名的敢当石,上面镌刻着他的题字:“风情”、“风缘”、“风悦”。这些年,他早已与“风”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生出了割舍不掉的情愫,见到“风”就会心情愉悦,心旷神怡。今年自己就要退居二线了,想想心中还真是割舍不下。

有人说,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严银旭,就是这样一个成功者!

分享到:

关键字:国电宁波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