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截至11月30日,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公司月累计完成发电量7727.91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2862.37万千瓦时,月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电力市场的改革和经济持续低迷的现状,内蒙古新能源把握重点,全面推进提质增效和“双提升”主线任务,为冲刺全年目标蓄力。
重点突破安全关
安全是企业经济运行的根本保障和基石。内蒙古新能源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格把控“安全关”,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对内抓自身,对外抓管理,切实筑牢安全基础。截至11月30日,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892天。
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该公司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考试,加大运行人员各项安全规程学习和培训力度。针对典型案例,及时下发文件组织学习,开展讨论。打破新能源场站距离远限制,不定期通过新媒体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让安全入耳、入脑、入心。
扎实内部安全屏障。该公司通过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安全月活动、隐患排查等多个专项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工作,严格要求所属各场站按专业、设备、人员逐条逐项检查不安全行为,并采取必要措施,做到“边检查、边整改”。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整改过程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截至11月底,公司已累计发现设备安全隐患148项,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紧盯外委安全行为。该公司加强对外委维护单位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查外委单位的资质和业绩及工作能力,外委施工单位到现场一定要开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会,一定要进行安全培训及安规考试,必须持证上岗,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
全力突破设备关
内蒙古新能源以“理论发电量平衡分析法”管控模型为指导,打开五项损失,明确电量出血点,把设备治理作为抢发电量的首要任务和前提。
实时跟踪分析,指导设备治理。该公司以集控中心为依托,实时跟踪每台风机运行状态,监督风机风速、出力等情况,合理安排检修维护时间,跟进故障处理情况。同时,建立日分析、周汇报、月总结机制,及时准确发布生产信息,发挥集控中心在设备治理方面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常态化维护,维持设备健康水平。该公司紧抓小风月以及秋季大检查契机,开展设备常态化维护,先后开展了风机变频器深度维护和风机清扫工作,降低风机故障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今年以来,该公司设备可利用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专项治理,扫除设备顽疾。为确保设备可靠性,该公司成立专项检查攻关小组,对各场站设备进行全面清查,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今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开展了风电机组传动链检查治理、风机叶片专项治理、变频器改造等多项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情况可控、在控。
着力突破市场关
为适应市场变革,内蒙古新能源建立健全电量营销机制,着力突破市场关,为增发电量做好准备。
该公司加强与电网公司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多边交易机会,同时利用集控中心优势,实施与调度同样的倒班制度,电量实时跟踪,并安排专人时刻紧盯负荷曲线,切实做到“度电必争”。
此外,该公司密切跟踪和把握市场动态,分析同区域其它场站的优势和劣势,抓好对标管理,细化落实发电计划,将发电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每日、每台机组,严格开展对标分析工作,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截至11月底,该公司完成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2009.30小时,同比增加49.96小时;弃风率3.56%,同比减少0.59%。
进入四季度,内蒙古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屡创新高,各场站完成发电量百分比均超前日历进度,实现了年发电量逆势上扬,为完成年终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内蒙古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