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数据揭开电池行业深层次的秘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电动网 发布时间:2016-12-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最近认真收集了一些关于电池方面的信息和相关报告研究,对中国的电池产业情况做一些探讨,其实通过这些材料,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电池行业会有这么多变数。

2015年骗补与否的事情,我们不再多讨论。核心还是整个发展方向,根据墨先生还有一些公开发布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

1.比例

2015年乘用车方向的电池只占了27%,而纯电大巴+纯电专用车占据了快70%的电池用量。

2.钱

乘用车补贴是按车来算的,国补3.15~5.4W,这些钱基本与电池的产值相当:

纯电动(BEV)乘用车 13.7W× 5W = 68亿

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乘用车 6.3W×3.15W=20亿

所以我们可以把地补理解为后续的维护和一定的利润,以及承担8年/15万公里的一些后备资金。

然而纯大巴、纯电动专用车,带来的260亿的产值,谁来兜底呢?大巴补贴政策,国补按照40W估算有400亿+:

BEV大巴 342亿

PHEV大巴 60亿

专用车 62亿

做乘用车的没在意大巴,真看了大巴,你发现电池厂都是靠着商用车吃饭的。

3.技术方向的比例

现在在强调技术,也在强调产能,有两个缘故:LFP太多,用在客车上的也太多.

三元电池不能用在大巴之上,还是为国内电池产业70%的产能予以一年的时间来换口气,如今除了客车的安全技术条件,也就看电池本身的安全水平来定夺后续的情况。

看上去大家都挣钱了,其实发展的持续性存疑,本身就是潮退之时,还有车企在上面弄虚作假,这个事就不好交代了。

4.供应链的战斗力

你可以想象,由于上面情况,大部分电池企业还都是面向大巴、专用车,甚至是给大家想象很好的物流车。面对乘用车企业的要求这个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上图的数据和下面的图是有出入的,后面我自己通过细致的数据查证出来,做个源数据推断,希望能对中国的数据做深层的挖掘,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大巴无以为继,需要转过去做乘用车,传说,今年的情况是400亿补贴资金,我们可以根据前10个月的销量来核算比例。

我们拭目以待,研究这个表,等马上要出来的补贴细则。

 

5.产能

8G的产能,我们可以对不同公司的产能预测放在一起来对比,这是2016年7月份报告里面的预测:

再看看下面的最新的一份报告,各家产能都拉大好多(备注:有几家最近投的,不在此内):

8GWh的目标,其实是以与国外电池企业拉齐来考虑的鼓励方针,1Gwh=2亿美金,8Gwh就得16亿美金。

小结:

在新能源和电池这个领域,首先还是要根据数据算账,技术的零星进步,如果没有系统性的进步,都是拿钱在赌。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