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国网上海电力正着力打造一张安全智能、布局合理、点位充足、拓展有序的公共充换电网络。
11月初,在工作人员的加紧建设下,位于上海市古棕路、上川路等处的几座公共充换电站已初具雏形。随着充电桩的逐一安装和站内车辆的逐步到位,预计年底前,含其在内的10座公共充换电站将正式投入使用,可服务浦东、金山、崇明等区近800辆公交车辆的充电。
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贯彻落实“电能替代”战略、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管中一斑。近年来,在国网上海电力的助力下,各类新能源汽车在上海的普及程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1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出现快速增长。
量变引起质变,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驶上大街小巷、驶进千家万户,“电能替代”的效果清晰显现。今年9月,上海市单月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量首次突破一千万千瓦时的整数关口,达到1027.75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激增109%。
在“电能替代”战略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在上海驶上了“快车道”。
电动汽车也要公交优先,公共充换电站切下充电量“大蛋糕”
从排堵保畅和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上海对城市交通明确提出“公交优先”的部署。与此相呼应,国网上海电力也将公共充换电站作为落实“以电代油”、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头戏加以优先保障。
上海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投放,2016年全年,将有15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营运,今后几年,每年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将不断提高。按照上海市交通委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使用规模将达到8000辆,在全部公交车中占比过半。
要让新能源公交车真正驶上街头,公共充换电站建设必需保驾先行。国网上海电力倾力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截至9月底已在全市范围建成并运维公共充换电站10座,服务车辆406辆,到今年年底还将新建成公共充换电站10座。
除了做好公司投资的公共充换电站的建设运营,所有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公共充换电站都将享受到国网上海电力的专属优质服务。投运于2015年9月的金高路公共充换电站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充换电站,全站安装125台75千瓦直流充电机,可为258辆新能源公交提供充电服务。国网上海电力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多年来在公共充换电站设计、建设、运维方面积累的经验,为投资方提供了“一条龙”式的全程服务,从开工到建成仅用时6个月,完美体现了“电力速度”和“电力质量”。建成后,又继续为客户提供“保姆式”的运维服务。
新能源公交车不仅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量上的贡献也居功至伟。据国网上海电力统计,在“首破千万”的今年9月,新能源公交车充换电量为625.1万千瓦时,占到总充换电量的61%。
根据上海市的规划,2017年-2020年,全市还将建设公共充换电站29座。国网上海电力将继续为上海新能源公交车发展目标提供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维服务的鼎力支持。
充电网络嵌入城市肌体,中心城区将现500米半径“动力圈”
据上海市经信委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81088辆,其中近七成为私人乘用车。除了家庭充电、小区充电外,这些私人乘用车能否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想充就充”,成为衡量新能源汽车推广战略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之一。
恰好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国网上海电力已先人一步下出了制胜之棋。
国网上海电力正着力打造一张安全智能、布局合理、点位充足、拓展有序的公共充换电网络。仅今年前9个月,已新建137座城市快充站、22座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和2座公共充换电站,实现了上海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的全覆盖,并对所有存量公共充电桩按照新版国标进行了升级改造,已建成公共充电桩3625台;至年底将再建成90座城市快充站、2座储能快充站、10座公共充换电站,可再新增公共充电桩1140台。到今年年底,上海充电服务半径可缩短至平均5公里。
这还只是这张充电网络的初级版本。以外环高速为分界线,可将上海市划分成中心城区与一般城区。国网上海电力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平均充电服务半径不超过0.5公里,一般城区不超过1公里。也就是说,在2020年的上海中心城区,一辆新能源汽车在任何角落平均行驶不超过500米便可充上电。极小半径的“动力圈”将确保每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无忧、动力十足。
除了“修内功”外,国网上海电力还“联外援”。今年年初,国网上海电力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是上海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领域的主导企业。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分享分时租赁站点和车位等方式,继续织密公共充换电网络。
今年4月,在国网上海电力的发起下,上海市交通委牵头成立了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企业联盟。联盟的16家发起会员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研发、生产、建设、运营等多个领域,这为今后公共充换电网络的快速建设搭建了一个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谋求实效的广阔平台。
此外,随着国网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车联网3.0系统的正式上线,国网上海电力建设运维的充电设施将依托国网车联网平台,向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
优质服务讲求用心用情,让更多新能源车主把车舒心开回家
根据《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2016-2020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达到26.3万辆,其中17.2万辆为私人乘用车。除了公共充换电资源外,如果能让这些私家车主拥有配套的固定充电桩,则将大大提升他们的驾车意愿。
为此,国网上海电力响应市政府需求,在市、区两级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安装集团客户专用充电桩。此外,公司积极服务个人电动汽车客户,目前已累计完成接电25395户,满足了新能源汽车车主固定充电的需求,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好评。
同时,国网上海电力积极开展居民小区充电设施配套改造试点工作,在全市选取50个试点居民小区,对小区停车位进行充电设施配套改造,预留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此举将大幅提升小区新能源汽车车主申请用电的速度,缩短用户自用充电桩的建设周期,一般从车主提出申请到可以充电只需7个工作日。
而当面对各类车主“个案式”的难题时,国网上海电力也总是讲求用心用情的优质服务,尽可能让车主早日将爱车开回家。
今年5月,上海白金府邸小区的业主张女士向国网上海电力求助。她购买了新能源汽车,本想找物业公司开具证明后申请安装充电桩,却被物业一口拒绝了。国网上海电力工作人员到小区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是物业公司考虑到充电桩需要占用小区公共区域,担心引起其他业主的不满,而拒绝了张女士的要求。
得知详情后,电力工作人员在小区内反复勘察实地情况,向物业公司提出建议:以物业公司名义在小区地面非固定车位统一申请安装若干充电桩,供业主轮流充电。这样一来,不仅物业公司不会为难,张女士的新能源汽车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还能满足小区后续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充电需要,可谓一举多得。
一个月后,白金府邸5个公共充电桩全部投运,张女士也正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私家车主大军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