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名为《欧洲竞争力》的2013年国际重组调查报告,76%的受访者认为2015年将迎来经济增长,但欧洲竞争力的未来预期并不同样乐观。7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欧洲将会失去其竞争优势,落后于亚洲。未来几年内,欧洲企业也很有可能会落后于美洲企业。
“要避免落后于其他经济体,欧洲国家应该对能够提升竞争力的领域加大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和教育系统。毕竟欧洲内部市场对于很多欧洲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罗兰贝格合伙人马克斯·法肯伯格表示。此外,减少政府财政赤字被视为第二重要的课题。
罗兰贝格重组专家雅各布·鲁本表示,“欧洲成员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应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否则对于南欧企业来说情况会更加糟糕。”然而许多企业对此持怀疑态度:60%以上的受访者不相信目前欧洲各国的政治举措有助于增强欧洲的信心。
不过,作为单一货币区,欧洲还是很受欢迎。将近40%的受访者认为欧元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了好处,并且认为欧盟的前景光明。只有12%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几年内货币同盟将会瓦解。对从调查时间到2014年间的销售情况受访者也持积极态度,但也有近40%认为销售将会持平甚至有下降。
为了进一步促进增长,大部分受访者正在计划对西欧、亚洲和中东欧投资。受访者认为技术短缺(50%)、部分欧洲市场需求缩水(48%)以及管理层不愿冒险(38%)是未来增长的三大障碍。
在不稳定的经济大环境下,70%以上的欧洲企业已经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加入愿景环节,并按部就班的开展重组。削减成本和效率提升(77%)、促进增长(76%)、战略和商业模式调整(69%)被列为三大首要任务。
为确保这些举措奏效,受访者称他们必须得到高层管理的支持(89%),并且与之就目标和进展保持坦诚的沟通(78%)。然而,仅仅这样并不够。法肯伯格认为,“如果欧洲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惟一能够免受伤害的企业必将是那些产品竞争力强、成本结构精炼而灵活以及流动资本雄厚的企业。”
在当下和未来的公司资金流动性问题上,欧洲经理人的观点有明显分歧。欧洲西南部的企业认为情况已经相当严重,而其他地区的企业则对现状比较满意。要维持企业的流动资金,内部筹资是最常见的渠道(79%),这一比例较上年有所增长。
其他营运资本的管理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不少欧洲企业正优化库存(56%)、加速可收账款的回收(55%)、推迟付款周期(44%)。至于外部筹资来源,企业仍旧倾向银行贷款(54%)。例如,大多数企业正计划延续现有贷款限额(44%),或提高这一限额(35%)。对此,鲁本强调,“企业仍须警惕财务风险,如果商业环境骤然恶化,而企业财务的可操控性空间有限,那么企业可能会快速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