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上海至纯洁净押宝光伏遭遇持续阵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6-10-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光伏行业企业,但因为光伏行业企业产生的大量应收账款却一直拖累着公司的业绩增长。

营收滞涨、净利波动

据至纯洁净招股书,公司2013-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2.02亿元、2.02亿元、2.08亿元和1.08亿元,营业收入呈现滞涨迹象;同期至纯洁净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约为2495万元、2627万元、1770万元和2387万元,净利润也同样有一定的波动。

虽然公司2016年上半年就实现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387万元,比2015年全年都要多,但是从公司利润表明细可以看到,实际上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约为1333万元,主要是因为利润的一大部分来源于处置非流动性资产,政府回购了公司位于奉贤区庄行镇的两处土地,公司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1198万元。

对于增速缓慢的原因,至纯洁净解释为“主要是因为公司为应对光伏行业调整期,自2012年起将客户重心转移至医药、半导体、LED等行业,客户重心的转移影响了公司的短期盈利表现;净利润增速下滑一方面是收入规模增速趋缓,另一方面系因光伏类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公司按账龄法计提了相应的坏账准备”。

显然按照至纯洁净解释的原因,公司受到光伏行业的影响较大。据公司招股书,公司从2013年开始,光伏行业客户就已经不再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2013-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公司的前十大客户收入在不同行业的比重中,光伏行业分别占比6.11%、13.37%、22.03%和10%,分别排在第四位、第三位、第二位和第五位。

应收账款高企埋雷

至纯洁净另一个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就是公司高企的应收账款,公司每年会因为应收账款难收回而计提几百万到上千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据至纯洁净招股书,2013年末至2016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62亿元、1.69亿元、1.86亿元和2.2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38.04%、40.06%、37.23%、42.31%。高企的应收账款下,至纯洁净2013年末至2016年6月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约为2752万元、3527万元、4903万元、4902万元。而最终公司产生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分别约为721万元、 798万元、1388万元和-6.06万元。这些资产减值损失基本上来自于公司应收账款的计提损失。

至纯洁净在解释公司业绩增速放缓时曾表示,光伏类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公司计提了相应的坏账准备,最终影响到了公司业绩。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截至2016年6月末公司属于光伏行业的应收账款净额为2654万元,绝大部分账龄在一年以内,也就是说目前属于光伏行业的应收账款已经占比较少,但这并不代表公司目前应收账款高企的风险会减小。

应收账款高企下,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逐年走低。2013年末到2016年上半年末,至纯洁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26次/年、1.03次/年、0.95次/年和0.43次/年。至纯洁净也表示,若客户经济困难导致资金紧张,应收账款存在未来出现坏账金额大于已计提的坏账准备的可能,从而影响公司收益。

押宝光伏行业阵痛

据了解,至纯洁净的主要业务是为电子、生物医药及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高纯工艺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2005-2008年为公司设计的成型期,至纯洁净开始成为高纯工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一阶段公司主要客户分别为医药行业和光伏行业,不过以医药行业为主;2008年末至2011年上半年为公司的技术成熟期,但是2008年末开始的金融危机全面影响到了当时的实体经济,公司因此做出了业务调整。

至纯洁净自2008年末开始将主要经营资源投入光伏行业抢先布局。在这一阶段,至纯洁净的代表客户有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等,全部为光伏行业公司。但是公司却高估了光伏行业的复苏进度,最终光伏行业也因为产能过剩而整体遭遇滑铁卢。

虽然公司2012年开始重心再次转移,光伏行业客户占比逐渐减小,医药行业再次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但是重心转移阵痛持续影响着公司,就目前来看,光伏客户带来的应收账款难收回的情况仍旧拖累着公司的业绩。

记者曾就公司何时能摆脱光伏行业的持续性影响等问题向公司采访,但是截至记者发稿,至纯洁净并没有给予回复。

分享到:

关键字:上海至纯洁净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