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借试点推动转型 甘肃“解锁”千亿风电基地停摆尴尬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边是甘肃千亿风电基地停摆,一边则是新能源快速发展,作为全国开发新能源资源条件最好、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甘肃已建成的风电装机规模和光电装机规模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但是用电市场受经济下行影响严重不景气,新能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关于同意甘肃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的复函》和《关于支持甘肃省创建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复函》,将甘肃省列入全国三个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省之一,并支持甘肃省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部署和要求,“十三五”期间,甘肃前两年要以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为目标,强化能源消纳和转化利用,依据市场条件合理把控风光电项目建设节奏,通过电力工业与现代高载能产业相结合、电能替代与终端能源消费相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相结合、交通建筑节能转型和分布式能源发展相结合、大用户直购电交易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相结合、提升就地消纳能力与加大跨区外送相结合,大幅度提升全省新能源电力利用水平,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后三年兼顾消纳与建设,进一步提高新能源风光电装机容量,提升新能源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适应新能源大规模调度运行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加新能源供应,为全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近日召开的甘肃省举行创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暨新能源消纳试点工作启动仪式上,甘肃省副省长黄强表示,甘肃将抓住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契机,理顺电力运行体制,基本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实现新能源科学有序发展,这次试点将成为甘肃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黄强透露甘肃的电力运行体制始终是大困扰。

一方面,甘肃没有单独的电力外送通道,主要依靠宁夏、陕西等周边省份外送通道消纳富余电量,火电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普遍亏损严重;同时也导致新能源企业弃风、弃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工业用电同比下降10.41%,虽然降幅较上半年缩小2.69个百分点,但工业用电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要解决这两大困扰,必须实施改革和转型。

对此,甘肃省发改委主任周强介绍,甘肃将建立和完善市场主导的电价形成机制,启动输配电价改革,推动形成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大工业电价水平,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促进甘肃电力工业与现代高载能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增优质用电负荷。

同时,甘肃将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微电网示范工程,探索“互联网+新能源”的发展模式,建立促进发用电双方直接交易的综合能源微网;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城市中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促进城市能源消费向绿色能源转变,引导和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以新型储能技术、新能源电池为重点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把新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省产业升级的新突破点和新增长点,逐步形成全国领先的区域“电库”。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