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以来,区经信局紧紧围绕“降成本、减负担、去产能”主题,在全省第二批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切实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企业自主申报和部门审核,全区符合2016年全省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的企业达1197家,预计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电量约18.78亿千瓦时,按照省经信委最新公布的集中竞价出清价格,折算至电力用户侧电价下调3.5分,7月份(试点首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095.79万元,预计下半年用电成本将下降6500余万元。
先行试点,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争取试点名额并精心组织申报,余杭区诺贝尔陶瓷、民生药业、自强链传动等3家企业率先获得试点。经半年试点3家企业电力直接交易量达3119.2万千瓦时,节约用电成本约94.2万元。区经信局及时通过业务培训、政策宣讲、一对一服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总结宣传试点经验,为后续扩大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明确准入条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在电量电价方面,明确申报企业的2015年度年用电量需在100万千瓦时以上且执行大工业电价;在企业质量方面,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特别是企业分类评价中A类(重点发展)和B类(鼓励提升)企业;限制、禁止高污染、高耗能及落后产能类企业参与。结合产业导向目录、企业分类评价和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求,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
优化政府服务,推进市场有序竞争
坚持市场化取向和资源配置原则,交易行为由企业自主产生,交易价格由市场自主确定。启动企业“服务+”专项行动,电力交易直接试点工作依托服务专员和属地镇街,第一时间将试点内容、试点范围、试点规模等重要信息传达到企业,开展全区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的排摸调查,深入了解企业电力需求、对电力直接交易的看法及参加试点的意愿等信息。深化电能替代,结合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的机遇,稳步推进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等终端能源消费方式,在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促进清洁能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