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双轮驱动型光伏行业发展面临三座大山压迫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和君咨询mp 发布时间:2016-09-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大力发展光伏行业是中国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2016年9月3日,杭州G20峰会期间中国向联合国递交《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了达到《巴黎协定》拟定的目标,中国在未来几年要努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其中到2020年,光伏装机要达到1亿千瓦左右。

行业发展模式主要靠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企业规模化发展获取竞争优势。政府通过政府补贴大力支持光伏电站建设,在电站终端需求拉动下产业链制造环节企业通过大肆扩充产能和技术提升双重手段,获取收益,但企业规模化扩展动力远远大于技术发展动力。2016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超过20GW,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上半年光伏行业的火热状况缘起于光伏补贴政策的调整,促成了“抢装”热潮。光伏产业链制造环节规模化企业伴随行业复苏2016年上半年普遍实现盈利。

光伏行业整体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但行业发展的三大隐忧继续存在,包括补贴缺位、弃光限电、土地问题等三大问题。一是补贴缺位:国内光伏电站运营商目前光伏补贴拖欠额度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二是弃光限电:西北地区是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布局的重地,也是弃光的“重灾区”。2016年上半年,西北地区的弃光问题严峻,弃光电量达到32.8亿千瓦时,弃光率19.7%。三是土地问题:在管理体制上,国土、草原、林业、水利等部门政出多门、监管尺度不一,协调难度大;在现行法律政策上,光伏电站新型用地政策“供给”不足,对于“农光互补”等新型用地方式各地操作和掌握也不尽相同;在用地税费负担上,规则并不清晰,各地差异较大,可调整空间过大,企业投资测算风险较大。

未来光伏电站企业的发展模式需要电站开发与电站运营并重,电站标准化运营迫在眉睫。从企业角度而言,电站开发是首要任务,但降低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提升发电效率保证发电量是长久之计。目前光伏组件设计寿命25年,但往往达不到预期,安装的组件功率衰减程度大于理论值,维护成本逐年高企,加强电站运营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