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家电网助力东北 电力外送解决窝电困局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机经网 发布时间:2016-10-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东北振兴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持续加力,进入了实施的新阶段。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和《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 

 

作为服务东北振兴的基础和重要力量,电力怎么做?不久前,《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东北振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涉及建设东北特高压主网架,加快东北电力外送;优化电源结构,服务清洁能源发展;支持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装备业转型升级;加快农网升级改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助力东北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等6个方面。针对下一阶段的东北振兴,国家电网有话说。

挥别旧资源,寻找新能源

在昔日“煤都”抚顺,记者发现,许多大小不一的大坑坦露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当地人说,这些大坑是曾经的露天矿,如今多已废弃。有报道称,抚顺的煤矿已开采三分之二,面临枯竭,随之产生煤矿减产、工厂裁员等一系列问题。

事实上,整个东北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不久前,第一财经评论《体制问题不解决东北振兴是纸上谈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东北资源已面临枯竭。这篇网传被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以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要求下级各单位阅研学习的文章说道:油气、煤炭、铁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衰竭,将最终导致依托于这些资源的城市经济迅速败落。

需要看到的是,东北依然是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同时,该地区凭借风能等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富集地和电力送端。一方面合理开采使用传统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新能源,是资源枯竭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电力外送

 

资源来源问题解决了,但东北依然面临本地电力需求不足导致严重“窝电”的困局。因此,如果能够加快东北电网发展、推动电力外送,就能够有效解决东北面临的资源问题,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实现东北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今年8月11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赴辽宁调研,并与辽宁省省委、省政府领导就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举行会谈。10月22日,舒印彪赴黑龙江调研,与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领导会谈。同时,黑龙江省与国家电网公司代表签署《国家电网公司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十三五”电网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能源资源送出,需要坚强的电网做支撑。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东北“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期间计划投资1200亿元,建设覆盖黑、吉、辽、蒙东大型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通过3个特高压交流通道与华北—华中、华东电网相联,实现东北地区主网架技术升级。预计到2020年,东北地区外送能力将超过3000万千瓦。方案还提出以电网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2428亿元,重点加快跨区跨省电力送出通道,解决东北富余电力外送问题,推动蒙东、吉林、黑龙江等3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开发和高效利用;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逐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目前在建的±800千伏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也被写入方案。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力推动东北特高压电网规划落地、积极推进东北特高压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方面将持续做出努力。

立足本国,方案放眼更广阔。推动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全力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也将在东北振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计划投资585亿元,加快实施黑龙江、吉林、辽宁、蒙东等地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计划到2017年年底,完成638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71万眼机井新通电及改造任务,完成1410个自然村通动力电、3368个已通电自然村增容改造工程。到2020年,东北地区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0千伏安,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

光伏扶贫工作也将在东北各地继续开展。方案提出同步推进接入电网配套前期工作,确保国家光伏扶贫项目及时并网,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发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