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解析光伏领跑者指标 预测未来设备发展趋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计鹏新能源 发布时间:2016-09-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5年6月1日国家认监委公布《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国能新能【2015】194号),意见中指出国家能源局每年安排专门的市场规模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到今年2016年6月3日,国家能源局下发《2016年光伏发电实施方案》(国能新能【2016】166号)公布2016年光伏领跑者技术基地建设规模分配方法,领跑者示范基地掀起了在全国光伏发展的又一波热潮。那么我们来一看一领跑者示范基地先进技术产品需要有哪些过人之处:

一、普通光伏项目指标为

(一) 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5.5% 和16%;

(二) 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8%;

(三)硅基、CIGS、CdTe 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8%、11%、11% 和10%;

(四)多晶硅、单晶硅和薄膜电池组件自项目投产运行之日起,一年内衰减率分别不高于2.5%、3% 和5%,之后每年衰减率不高于0.7%,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衰减率不高于20%。

(五)高倍聚光光伏组件自项目投产运行之日起,一年内衰减率不高于2%,之后每年衰减率不高于0.5%,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衰减率不高于10%。

二、“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应达到以下指标

(一) 光伏组件指标:

1.多晶和单晶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6.5% 和17%、光伏组件衰减满足1 年内不高于 2.5% 和3%,之后每年衰减率小于0.7%。

2.光伏组件在低辐照(200W/m2) 情况下折合成高辐照度(1000W/m2)效率不低于97%。

3.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0% 以上;

4.硅基、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 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2%、13%、13% 和12% 以上。

(二) 逆变器指标:

1.逆变设备供应商应在国内具有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试验设备的能力。集中式逆变器供应商年产量不低于1GW;组串式逆变器年供应商年产量不低于300MW;

2.具备国家批准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及国网电科院《GB/T 19964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标准检测报告, 并且须按照CNCA/CTS0004:2009 认证技术规范要求;

3.集中式逆变器启动电压不高于480V,组串式逆变器启动电压不高于200V;

4.逆变器最高转换效率不低于99%、中国效率不低于98.2%;

5.逆变器最高输入电压不低于1000V;

6.集中式逆变器在1.1 倍额定功率下能正常运行2 小时以上;

7. 具备零电压穿越功能,具备保护逆变器自身不受损坏的功能;

8.提供现场低电压( 零电压) 穿越和频率扰动测试报告;

9.具有完善自动与电网同期功能。

(三)光伏组件设备指标:

1.光伏组件厂商年产量、年出货量达到2.5GW 以上,通过CE、TUV Rheinland、UL、鉴衡CGC 等相关国内外认证,并符合IEC61215,IEC61730 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2.多晶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5%,单晶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7%。

(四)光伏系统综合指标:

1.光伏电站首年系统效率不低于81%。

2. 当年太阳总辐射量不低于5464MJ/m2 时,100MWp 容量光伏电站第一年发电量(关口上网电量)不少于15000 万kWh,太阳能辐射量及电站装机容量不同时,按比例类推。

(五)信息系统采集数据标准:

为满足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数据的要求,每个光伏电站应安装智能汇流箱,同时具备上传如下信息的功能:电站综合发电效果信息、汇流箱各组串信息、逆变器直流和交流侧信息、就地升压变低压侧信息,35KV 开关柜进线信息。

三、通过对比上述“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与普通电站技术产品指标,我们可以看出:

(一)对组件产品的效率设定了最低限额,鼓励使用高效率的组件。另外在领跑者项目申报评分办法中也明确指出,鼓励使用PERC、N型硅等先进技术的组件。由此可见高效组件尤其是目前绝对价格并不贵的单晶硅组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硅基、CIGS、CdTe 及其他薄膜电池组件、高倍聚光组件也将有机会获得小范围应用。日前,内蒙古出台了“领跑者”计划优选加分标准,其不分单多晶和薄膜的唯效率加分方式,使得占据省内90%份额的单晶企业具有明显加分优势。

(二)逆变器最高输入电压不低于1000V要求也将会推进1500V逆变器在大型光伏电站项目中的应用。1500V逆变器具有诸多优势,尤其是可以减小汇流箱等电气设备用量以及减小交直流线损。

(三)由于领跑者基地示范项目对技术先进性的要求以及对整体系统效率的要求,在未来光伏电站项目中,也许将不会看到清一色的固定式支架。取而代之的,将是光伏跟踪系统,由于双轴系统目前技术成熟度尚不完善,固定可调、平单轴、斜单轴将会用在更多的光伏项目中。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领跑者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