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不待见“换电”了?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6-09-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终评会上,曾经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的换电技术,再次引发了与会嘉宾的讨论和关注。

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钢(曾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指出,换电技术绝对不可取,国家电网曾经的投资如今都在“晒太阳”,绝不能再次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技术发展路线之一来误导投资者。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对李钢的观点表示赞同:“目前行业内已不再将换电技术作为主流技术发展选项,我们应明确这一点,切忌因为某家车企的‘忽悠’而贸然将其定位为行业发展重要路线。”

难道换电技术真的注定了已被抛弃的命运?它再无可取之处吗?

那些“换电”的风光往事

2010年,关于电动汽车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上究竟应该选择充电还是换电的技术路线,国家电网从当时的基础设施状况出发,特别考虑到北京等特大城市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确定了以“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基本思路。为此,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耗费巨资建成了400座充换电站和1.9万台交流充电桩。未遇预期中的“春天”

国家电网建立的充换电站和交流充电桩几乎没有产出,对此,业内专家解释,换电站建设成本过高,各企业的电动车技术标准及电池标准不同,车企普遍不愿共享技术标准,这三个原因成为制约换电技术普及的主要阻碍。到2012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表示不支持“换电为主”的电动车发展模式,为换电技术按下“暂停”键。就此“尘封”?

“我们不应对换电技术‘一棍子打死’”,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终评会现场对记者说,“对于某些在固定行驶范围内运行,且有较长行驶里程需求的行业来说,换电技术仍有可取之处,例如出租车行业。”

王秉刚坦陈,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说,充电时间较短,加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未能完全满足其日常运营的需求,因此,在该行业内,换电技术仍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换电技术能否成为出租车等公共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技术路线,仍有待观察。

不过,王秉刚强调,由于普通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需求里程较短,因此,换电技术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已是行业共识,恐怕未来也难以成为汽车企业的主流技术路线。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