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柴达木光伏+农业跨界融合新态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9-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个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一个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光伏使最传统的农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但如何真正使得光伏、农业完美融合,达到1+1>2的效果,这才是光伏企业亟需考虑的问题。”这是浙江天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铭在2016年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太阳能与农业分论坛上提出的观点。

据了解,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深居大陆腹地,具典型的中纬度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盆地内表现为干旱荒漠区,而周边山地则属高寒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且多风沙。

“尽管多为高寒气候,柴达木盆地仍是青海省总辐射年曝辐量最大的地区,”冯铭说,“在水资源方面,盆地内水系属内陆水系,有大小河流79条;受结构、地貌和气候的影响,盆地有独立的水循环系统,与外界基本不存在水量和水质的交换,可以说这为光伏和农业相互衔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近年来,冯铭一直在关注海西州的农业科技需求,当地一直以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旱涝并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优化农林牧业产业结构。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原则,充分体现资源高效利用,科技改善和创造环境,促进新能源推动新绿洲事业的发展。他说:“当地农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惠民富民手段,促进荒漠化地区农牧民生活致富、生产致强为主要目的,这些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冯铭介绍,目前光伏技术在灌溉系统上应用效果最为明显。其中,光伏喷灌机系统是采用光伏电力解决大型灌溉设备的运行,包括灌溉水利机械运转、提水及增压泵驱动、控制,灌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而智能灌溉管理系统则由网络监控平台的构建(首部SCADA监控系统)、远程田间RTU滴灌控制器、智能肥料注入系统、农田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远程土壤墒情测报系统、远程管道压力、流量监测系统、远程作物长势视频监测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和节省劳动力,达到省工、节水、节肥、节能、增产的目标,打造智慧型农业灌溉园区。

“下一步,还要依托智能云灌溉管理系统,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作物用水、施肥统一调控,实现作物定时、定量的精准灌溉。辅以土壤墒情监测和气象信息监测,形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信息管理及高效节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统。”冯铭说。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农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