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光伏行业作为一个受宏观经济影响非常大的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蓬勃发展后进入了低谷期,但是从去年开始,光伏产业持续回暖。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造成光谷产业前段时间发展变缓的原因众多,但必须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光伏并非产能过剩,事实上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是呈现出的状况是大量产品积压的表象,原因并非产能过剩。究其原因,从全球的角度来分析,一方面,在中国更多的是光伏制造业,而制造的产品要卖出去就依赖于欧洲美国等下游电站开发的拉动,其中电站融资是最重要的环节。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这一领域的融资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电站的开发变得困难,中国企业的产品销售自然更困难。另一方面是受到欧美国家的政策屏障。
从国内的角度来分析,政策上的调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所说的光伏业,主要是光伏制造业,跟房地产比就相当于建材行业,而发展境遇良好的光伏企业,除了做建材,自己还做房地产开发商。中国制造企业纷纷抢占终端市场,也竞相向下游发展,尝试开发商的角色。从暴利行业走到利润微薄,是回归正常,应该把光伏产业当作一个传统行业来精耕细作。
从2015年开始,光伏产业回暖。据统计,2015年下半年光伏业增速达20%以上,2015年3月,我国第一个光伏电站建在了宁夏西腾格里沙漠南缘之上。全国先后确定了3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包括浙江嘉兴光伏高新区,安徽合肥高新区。在成片的厂房屋顶,覆盖的“小黑板”随时可见。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经掌握多晶硅材料的生产工艺;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国有化能力提高;光伏制造业技术有一定提升,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下降。在技术创新上,我国在智能光伏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而且我国可以使光伏晶硅电池向20%以上转化,甚至达到22%。中国在太阳能行业,已具备规模优势,而且科技含量的提升也远超大部分同行,科技优势已泯然于众人。太阳能电池片是中国少数几个可以把世界同行打得节节败退的行业。
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终端市场,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使国家逐步摆脱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有效规避“双反”风险,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随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内销份额已由之前的30%上升至50%。
作为建筑界的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竞赛),在光伏产业的使用及推广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造以太阳能能源为主要消耗能源的房屋,综合实用、美观、节能环保等各项因素,向世人展示了智慧绿色低碳社区发展的大好前景。SDC竞赛面临着一项新的挑战,如何使光伏产业更加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何促进光伏产业扩大终端市场,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光伏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实现智能光伏电站。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光伏产业会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为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了融资渠道,分散的个体通过该渠道对光伏电站提供投资资金,同时共享光伏电站的收益。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竞赛)是旨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的绿色能源建筑科技竞赛。竞赛的目的是借助世界顶尖研发、设计团队的技术与创意,将绿色能源与建筑设计以一体化的新方式紧密结合,设计建造并运行一座功能完善、舒适宜居、具有可持续性的新能源居住空间,从而证明单纯依靠绿色能源的住宅,一样可以是功能完善、舒适而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