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解码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16-08-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4~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全区电力行业风电场全能值班员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内蒙古新能源)的参赛选手发挥出色,包揽了个人成绩前五名,内蒙古新能源勇夺团体第一名,获“突出贡献奖”。

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对于内蒙古新能源来说并非偶然。自2010年以来,该公司多次在国电集团、国电电力举办的风电运检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在这骄人成绩的背后,内蒙古新能源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制胜法宝”。

以学打好基础

随着近年来风电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及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内蒙古新能源在成立初期,面对高技能人才短缺、生产人员技能单一等问题,找短板、弥不足,从机制入手,在重视技术、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上不断探索,很快便确定了“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的思路。

拓宽学习渠道。该公司不定期邀请风电技术专家为一线员工现场授课,并定期通过远程视频培训系统进行培训,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在“请进来”的同时,该公司坚持让员工“走出去”。每年,内蒙古新能源都会选拔出一批专业知识强、学习积极性高的一线员工前往风机生产厂家或相关培训班学习,从而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此外,该公司还合理运用网络学习渠道,实现场站学习全覆盖。

营造学习氛围。“尽管白天处理故障很累,但是晚上回来能静下心学习很充实,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于周一至周五每日晚自主学习一小时这种充电方式,该公司员工普遍反映良好。此外,该公司还进行月考、季考、公司内部调考来检验培训学习成果,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以练把握关键

随着风电场陆续出质保,风机的各类隐形问题逐渐凸显,且故障类型复杂多样,如何更好地掌握设备健康运行状况,无疑是内蒙古新能源面临的一大挑战。

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公司迅速成立了一支由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团队,深入分析一些频发故障,并根据故障情况修订定检维护作业指导书。

摸清各类故障问题后,该公司将技术骨干分配到各个场站,开展师徒帮带学习培训工作。每位检修员工由师傅带领,亲自动手解决故障,久而久之,该公司各个风电场逐步建立了一支理论、技术都过硬的检修团队。

对于尚未出质保的风电场,该公司要求一线员工积极主动承担检修维护工作,单台风机责任到人,实施绩效考核制度,练就了一线员工的技术本领,为出质保的运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赛检验水平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平时的检修工作中慢慢积累实力,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实力。在近几年国电集团、国电电力举办的风电运检技能竞赛中,内蒙古新能源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得知今年内蒙古自治区还要举办风电技能竞赛后,该公司鼓励广大员工积极备战,经过激烈的考试选拔,入围的选手们便进入了全封闭学习状态。

面对全区的对手,参赛选手们不敢掉以轻心,看书到深夜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只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风机各个部件的构造;白天他们还要在风机上参照图纸,将理论知识一一转化为工作现场的实际操作。烈日炎炎的天气里,有时候机舱里面的温度可以达到40摄氏度,参赛选手们承受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考验。

此外,公司还安排专人出题,对参赛选手进行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针对性训练,并详细讲解风机各个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法……一切流程严格按照竞赛的标准进行,更深层次地发现参赛选手们的不足,及时提出建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内蒙古新能源在此次大赛中一举夺得头筹,以竞赛的方式检验了公司检修队伍的水平。

内蒙古新能源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的培训方式,员工们持之以恒的积累、坚持不懈的努力,造就了内蒙古新能源技术实力的过硬,优秀人才队伍的稳定。

分享到:

关键字:国电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