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光伏行业需引入社会资本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09-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中银证券—深能南京电力上网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深能南京”)在深圳正式挂牌上市,募集规模为10亿元,存续期5年。该专项计划不仅是国内光伏行业的首单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时也是资产证券化支持绿色产业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光伏行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单一。以太阳能发电等行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具有现金流稳定性较高、资产期限相对较长的特点,符合资产证券化对于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相关要求,是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理想行业,此次深能南京的资产证券化是破解光伏融资难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光伏补贴资金缺口达180亿元

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自2013年以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巨额的财政补贴。

但是近年来光伏补贴拖欠愈发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再创新高,累计约410亿元,其中光伏发电180亿元。

虽然201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上调4厘至0.019元/千瓦时,预计可多征收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190亿元,但仅能弥补一部分补贴拖欠费用,无法覆盖目前累积的补贴缺口,更难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所提2020年光伏发电1.5亿千瓦发展目标所需的补贴资金规模。

晶澳太阳能董事长靳保芳表示,可再生能源资金补贴如果长时间被拖欠,将会导致发电企业资金流转不畅、财务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经济效益,间接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

就目前而言,光伏行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如今在补贴被大量拖欠的情况下,融资就是获取资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然而目前对于光伏行业来说,融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光伏行业出现回暖,企业逐步扭亏为盈,但是国内光伏龙头企业在2013年后相继出现债务违约,目前一些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解决了企业债务问题,但却已给金融机构贷款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再加上目前光伏行业发展“大者恒大、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使得已经陷入债务违约困境的企业很难扭转颓势,行业不良贷款率并未获得根本好转。

据相关部门初步估计,截至2015年底,光伏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达7%左右,有的银行甚至高达28%~29%,远高于1%左右的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过高的不良贷款率直接影响光伏制造业的评级,导致银行贷款限制增多,企业融资普遍困难。

记者还了解到,现在我国多数光伏企业融资成本在8%左右,部分企业甚至高达10%以上,而境外融资成本多在3%~5%左右。高额的融资成本使得我国光伏企业成本高企,大幅侵蚀企业利润,严重制约光伏制造业的技术改革和新技术产业化。

低成本融资的重要途径

“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为光伏企业开辟了一条低成本的融资新途径。”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实体经济中的项目投资回报率无法畅通地传递至投资人,风险也有叠加。而资产证券化过程,将项目直接关联至投资人,项目风险打包整合独立管理。实现风险收益相对透明与可控,风险并不会在融资人主体上叠加,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以企业资信BBB,资产资信AAA为例,如果融资期限为3年,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年利率一般为5%~6%,而银行通过贷款的年利率则达到8%~9%。

这次深能南京在深圳挂牌上市给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开了一个好头。

其实国内绿色资产证券化早有先例。如兴业银行2014年发起的“兴元2014年第二期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是国内首单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该项目为兴业银行释放了近35亿元的绿色信贷规模。

201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积极研究并创新绿色金融的发展机制,陆续推出了一批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了解,2015年共有5单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占全体融资项目的约10%。包含了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生物质发电、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光伏电站收益权等方面。

如今绿色资产证券化创新已拉开序幕。

如2015年12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和与之配套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对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主体、条件、监管、信息披露等予以明确和规范;2015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绿色债券的支持重点,实施简易快速审核,并调整准入条件;2016年3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通知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其中包含了绿色资产证券化。

上述利好政策措施为国内光伏企业的大规模融资增加了政策砝码。我国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虽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是随着政策的完善和市场的推动,光伏行业资产证券化将会成为其低成本融资的重要途径。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社会资本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