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16二十国集团(G20)能源部长会议6月底在北京召开,招商新能源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李原作为企业代表在能源可及性大会上做主旨发言,并表示招商新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中美合作的熊猫光伏电站。什么是熊猫光伏电站?这对人们的生活将带来哪些改变?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李原。
记者:在这次能源部长会议上,您提出招商新能源将在全球范围内建设熊猫光伏电站,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熊猫电站的情况?
李原:熊猫电站是由联合国发起、中美两国企业共同设计和建设的光伏电站,这个电站是按照中国“国宝”——大熊猫的形象设计建设的。电站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总装机容量50兆瓦。其中黑色部分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成,供应商为中国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白色部分由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供应商为美国光伏太阳能综合解决方案制造商First Solar。
我们的全球首个熊猫光伏电站将落户山西大同。我们希望通过在亚太地区建立能源可及性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地推动区域能源可及性问题,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记者:为什么要选择熊猫这样一个形象来建造电站?
李原:大熊猫这个形象憨态可掬,很吸引人,电站设计成大熊猫的样子,可以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绿色能源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构建未来的绿色世界。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我的女儿是巴黎气候大会的高中生官方代表,在参会时她提出了这个创意。后来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很不错,采纳了她的建议。我们希望下一代从现在开始就介入新能源领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对新能源产生兴趣。
记者:人们通常会认为单晶硅成本较高,发电效率也较高,薄膜成本较低,但效率不及单晶硅。熊猫电站是由单晶硅和薄膜组成,相比这种混合式发电站,会不会建造单一的发电站经济效益会更高?
李原:过去有些公司制造的薄膜,发电效率较低,使得大家对薄膜有误解。我们现在和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美国的First Solar公司合作,这家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碲化镉薄膜光伏电池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刚刚公布的实验室转化效率数据约为22%,对外销售的转化效率值约为17-18%,已经赶上多晶硅了。
我们希望熊猫电站能结合中美最好的技术,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厂就在中国,该生产厂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熊猫电站结合了美国的First Solar薄膜和中国的单晶硅,也就是把世界上两大不同产品体系的公司融合在了一起。这也能帮助美国的太阳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现在IBM、苹果、微软等美国企业都希望加入这个项目中。
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这次能源部长会议上对我说,希望中美合作,尽早实现“平价上网”。因此,这个电站也同时具有国家使命,可以说,熊猫电站是将两个国家最优秀的企业整合在一起,最主要的目的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为“平价上网”努力。
记者:建造集中式电站对土地需求量大,而土地资源有限,对此,您怎么看?有什么应对措施?
李原:在中国,恰恰很多地方是不缺土地的,例如新疆、内蒙、甘肃,很多地方都是荒漠。仅是新疆的一个盆地,铺满电站,就够整个东亚使用了。如果把新疆二分之一的土地都建成光伏电站,整个欧亚大陆未来30年的电力都全部够用。
中国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大本营、集中地,一定是在西部,但是前提是要把特高压建立起来,能够输送到欧亚大陆。大量的绿色电力,如果能够通过高压网输送到世界各地,那么人类未来的绿色家园就建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沙漠、荒漠里,我们的光伏电站下面开始长草了。换句话说,我们实际上正在改造当地的环境,形成当地的小气候。可能20年之后,中国的西部会形成一片绿洲呢?丝绸之路会变成绿色的丝绸之路。
记者:关于熊猫电站,未来有什么计划?
李原:这个计划现在希望让更多的孩子们参与进来,让小孩子的创意付诸实践。在今年8月联合国的签约仪式上,我们会让很多国家的小孩一起去画他们心目中的大熊猫,心目中的地球。
熊猫是全世界都喜欢的形象,相当于和平使者,我们希望把这个形象变成气候使者。联合国相关人士表示,以后要任命一些熊猫大使,这些熊猫大使将起推广气候变化问题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将熊猫电站建到G20各国,以助力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目标。联合国副秘书长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对我说,希望中国第一批熊猫电站建好之后,走进G20其他国家之前,在她的家乡先建设一个。
我相信大熊猫电站将会成为全球的旅游热点,未来我们将会把熊猫电站建到世界各地。届时希望更多的国家能够携起手来,这样无论是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都将使用上便利的太阳能电力,通过绿色电力的运用将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原文刊载于2016年8月号《紫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