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一、上半年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
年初以来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5 月份后下跌相对较快。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抢装明显,产业链价格表现则与往年基本相同,年初以来持续小幅下跌,5月份调整速度加快,原因在于:1、国内6月30日前并网抢装,组件采购需求集中在 5月份前。5月份后国内需求回落,而海外需求尚未启动;2、去年以来行业扩产明显,新增产能陆续释放。截止目前,国内龙头企业组件价格约3.5-3.6元/W,部分二线企业报价3.5元/W以下,组件价格相比年初下跌约10%,与 2014、2015年表现相当;硅片方面,目前单晶硅片需求依然较旺,报价约6.5-6.6元/片,较高点下调 0.1-0.2元/片;多晶硅片报价约 5.8-6元/片。
二、下半年行业整体需求仍将维持平稳
需求短期抢装后回落,下半年整体仍将维持平稳。当前由于国内抢装结束,而海外市场尚未大幅启动,需求短期回落。总结同企业交流情况,普遍认为下半年行业整体需求仍将维持平稳:1、国内方面,2016年18.1GW的开发规划已经下发,由于各地方政府存在竞争性指标、先建先得等政策规定,企业并不会因抢装可以放缓建设进度。同时,各省扶贫指标已上报,规模较大,预计能源局首批将批复3GW左右,进一步保证下半年装机需求;2、下半年随着旺季来临,海外需求将启动。企业普遍预期今年美国装机超12GW,第一季约 1.7GW;欧洲上下半年约各4GW;日本上半年约3.5GW,下半年规模相当;3、结合新兴市场,预计下半年装机需求超30GW,与上半年相当,或平稳增长。
三、行业扩产明显
供给持续扩张,以龙头企业扩产为主。去年以来行业扩产明显:1、电池组件方面,根据统计与调研,预计今年全年新增产能15GW左右,行业有效产能达到85-90GW;2、硅片方面,目前单晶硅片产能约17GW,年底预计20GW左右;多晶硅片2015年有效产能约 50-55GW,今年从设备企业订单考虑,预计新增10GW左右;3、从扩产主体来看,本轮扩产基本以具备能力与品牌的龙头企业为主,而且行业性全面扩张。扩产原因包括产能向海外转移、高效产能替代低效产能、满足订单需求,维持市占率等。
四、企业盈利高位回落但幅度有限
供给冲击价格,盈利高位回落,但预计幅度有限。供给的扩张将冲击行业价格,但我们认为价格并不会出现过度下跌,企业盈利将高位回落,但预计幅度有限:1、随着行业低端产能退出,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价格影响上有所提升,组件企业对下游溢价能力提高;2、根据企业交流,需求回落更多影响的二三线及低端产能,目前主要龙头企业排产情况依然较好,产能利用率依然较高;3、过去周期调整中存货是影响盈利的一大因素,价格下跌过程中存货效应导致盈利加速下滑。不过由于上半年刚经历抢装,目前企业存货水平整体较低,影响不大。4、目前一线龙头企业报价约3.5元/W左右,从需求判断7-8月为需求低谷,预计8月份价格将逐步企稳,大概率在3.3元/W(含税)左右。而一线龙头企业今年1季度成本约2.5元/W(税前)左右。考虑 10%-15%费用水平,预计全成本在3.1-3.3元/W(含税)左右,第二、三季度仍将有所下降,龙头企业盈利仍将保障。
五、重点推荐低估值龙头
继续看好新能源行业发展,关注预期差修复机会,重点推荐低估值龙头。新能源行业持续稳定发展趋势明确,综合需求、供给及盈利情况,我们继续看好板块下半年表现,关注板块后期的预期差修复机会,重点推荐低估值、高成长龙头标的:1、高效化趋势明确,单晶明显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单晶产业链机会,首推隆基股份(601012);2、低估值、高成长的制造龙头投资机会,如阳光电源(300274)、东方日升(300118)等;3、仍处于扩张期的电站类企业,如旷达科技(002516)、京运通(601908)、林洋能源(601222)、中利科技(002309)等;4、国企改革概念东方能源(000958)。
六、个股分析
隆基股份
布局云南打造新单晶基地
深度布局云南,打造另一个单晶基地。公司此前与云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建设单晶硅棒硅片、高效电池组件、特色农业电站产业链,打造千亿单晶基地。本次与丽江政府的合作是公司首个落地项目,项目拟总投资40亿元,建设5GW高效单晶硅棒产能,建设期2年。云南省水电资源、新能源资源丰富,电价水平较低,布局云南有利于公司降低硅棒生产成本,同时云南作为我国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核心建设区,更利于公司辐射东南亚市场及整个海外市场,云南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公司除宁夏外的另一个大型单晶生产基地。
阳光电源
电站业务贡献后期增量
储能业务渐获突破,后期市场有望爆发增长。2015年开始公司积极布局储能产业,通过与三星SDI合作,借助三星电池优势及公司系统集成优势,积极开拓储能市场。公司与三星合资成立两家公司,其中阳光三星由公司控股,主要负责系统开发,三星阳光由三星控股,主要提供电池等。随着储能市场发展及公司积极推动,公司储能业务渐获突破:1、近期成功完成建设柬埔寨绿色能源工厂微电网项目,项目配备储能容量1.2MWh;2、与山西国科节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储能调峰调频、微电网等业务发展布局。我们认为,后期随着储能成本下降及市场发展,公司储能业务有望快速放量,驱动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