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青海省首家光伏农业基地诞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6-06-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蔬菜大棚不仅仅是用来种菜的,它还可以创造更好的经济价值。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盛天农业种植基地,采用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发电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养殖。据了解,这一农光互补新能源,目前是我省首家并网发电的光伏农业基地。

实地走访中,记者在大通县盛天农业种植基地看到,蔬菜大棚附近工人们在加紧安装太阳能电板。据基地负责人王豪介绍,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光能资源、风能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让这块净土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纯净之地。

“单纯的农业种植,有一定的发展前途。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决定立体式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发展光伏产业,实现农光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王豪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盛天农业立足高原农业,结合国家新政策,把新能源服务于第一产业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快速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这一项目共计占地面积近三百公顷,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6小时,发展光伏农业有极大的发展前途。智能光伏农业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将太阳能发电、现代农业种植、高效设施农业相结合。

王豪告诉记者,这一项目采用钢制骨架,上覆太阳能光伏组件,以保证光伏发电组件的光照要求和整个温室大棚的采光要求。太阳能光伏发出的直流电经过逆变,直接为温室补光,并直接支持温室大棚设备的正常运行,驱动水资源灌溉,同时解决冬季温室大棚供暖,提高大棚温度,促进植物快速增长。真正实现科技高效的循环生态农业。

据了解,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直流电会储存到汇流箱中,再通过电缆传输到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升压之后,并入国家电网成为生活用电。这一项目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及农业技术于一体,是光伏与农业相结合的新模式,可实现一地两用,推动当地设施农业生产,达到大棚和电站的双向受益,形成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同时,这一项目的建成,也为光伏设施农业项目在我省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目前,这一项目上报后得到了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的批复,后期将并网发电。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农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