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安徽电力充换电设施建设侧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16-03-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电动汽车产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成长期,新能源汽车代表着产业调整的方向。

在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处,新能源汽车一直热度不减。智能用电处3月份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筹备组织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快充网络现场推进会。这是一个谈问题的会,目前,公司系统省(市)公司在电动汽车网络建设、运维、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被逐一解析,并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

起步——科学布局充换电站网络

2009年12月上旬,国家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新能源汽车走下展台,起步上路。

车马未动,粮草先行。2009年12月26日,合肥市首个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初步建成。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整,拥有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合肥是全国首批“十城千辆”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同时被列入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补贴5家试点城市之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数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良好的产业环境给安徽充换电设施发展带来了机遇。2010年2月,18路公交全线30辆纯电动公交车亮相合肥,合肥市民一睹新能源汽车的风采。

2010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首座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合肥柳树塘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正式投运。仅2010年一年,合肥、芜湖就共有5座公交车充换电站建成投运。2010年,合肥市建设交流充电桩585个,全省每个地市均开展了交流充电桩的示范性建设。

若要实现电动汽车在市区出行无忧,一张科学布局的充换电站点网络非常重要。国网安徽电力按照“统一标准、合理布局、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统筹充换电站点布局。该公司根据电动汽车的推广规模、充电桩充电能力、客户充电习惯和需求,测算充换电站交直流配比,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并根据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能力测算充换电站服务半径。根据这些原则,该公司围绕合肥市行政、科技、文化、商业中心布设目的地慢充点,围绕城市公共场所布设交通圈快充点。经过逐年建设,近1000个社会乘用车充电桩组成了合肥重点区域服务半径不超过5千米的充换电网络。

换挡——建立完整运维服务体系

目前已安全运行超过2000天的合肥柳树塘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不仅为国网安徽电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运维工作积累了经验,也见证了安徽智能充换电网络的发展历程。

2010年,芜湖飞阳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投运。

2013年,鲁班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投运。与柳树塘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同年投运的瑶海公交充换电站,经过二期扩建,服务能力达142辆公交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

2015年投运的始信路公交换电站是合肥滨湖新区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子项目,可支持50辆电动公交车换电式运营。每座站设置2个工位数、4台换电机器人,均采取全自动换电方式,单次换电时间小于10分钟,实现较快响应公交车换电需求。同时利用换电站屋顶建设了30千瓦光伏发电设备和动力电池储能项目构成的微电网系统,以及电动汽车智能双向互动项目。同年投运的合肥大兴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公司在安徽省部署建设的首个电动出租车充换电站,也是首批接入公司总部车联网平台的充电桩。

要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规模化效应与多元化发展、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增加运营收益,必须建立一个较大规模、能服务多种类型车辆的充换电网络。对外,国网安徽电力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计划对接,与全省17个地市签订电动汽车充换电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对内,该公司重点加强各专业间的协调,将充电站项目建设与配套电网建设规划与改造计划对接。

在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国网安徽电力将工程建设的设计、物资、施工、监理、验收、装表接电等各环节流程,由串联改为并联,缩短建设周期,充换电设施的外部供电线路也与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在充换电设施的运维管理方面,该公司开发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运营监控系统,通过集中监控、运营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实时化、智能化、自动化掌握设备动态、发现设备隐患。

加速——年底建成33座城市快充站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两个瓶颈,一是产品端,需要集中攻克以电池为代表的产品性能、可靠性、续航里程、寿命等问题;二是应用端,需要完善充换电设施建设。

3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快充网络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合肥召开,要求站在党和政府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电动汽车快充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电网行业优势、产业优势,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快充网络建设任务。

根据合肥市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2年,合肥市有2000辆新能源汽车上路。今年年初,合肥市电动汽车保有量约2.4万辆,其中乘用车1.8万辆,客车0.6万辆,总数约占全国的5%,推广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同时起步的安徽充换电设施建设,经过近6年时间,基本建成了安徽省内充电设施规模最大、类型最齐全的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截至2015年年底,建成电动公交大型充电站11座和换电站2座,电动出租车充电站4座,私人乘用车充电慢充桩2005个。京台、沪蓉高速安徽段服务区建成快充站38座、充电桩152个,安徽省内已建成不超过50千米的“十字型”快速充电网络。

多元化的充电设施充分满足了公交车、出租车、高速公路、私家车等多种类型电动车辆的充电需求。为公交车服务的大型专用充电站和换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网络,为出租车服务的直流快速充电站,以及为私人乘用车服务的快充慢充相结合的充电网络,共同发力,使出行不再需要“量电而行”。

2月29日,位于芜湖市弋江高铁站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快充站投运;3月6日,位于合肥市政务中心停车场的城市电动汽车快充站投运,国网安徽电力首批建成了6个电动汽车城市快充站。预计到今年年底,合肥市将建设9座城市快充站,安徽省将建设投运33座城市快充站。到2020年,合肥将围绕重要交通干线及公共场所建设60座城市快充站和360台大功率直流快充桩。

今年,根据公司“四纵四横”战略规划,安徽省将有98座高速公路快充站投入使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车主可以尽情体验长距离无忧驾驶的感觉。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