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嘉通集团积极发展新能源经济助力“绿色交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嘉兴日报 发布时间:2016-05-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计划新购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不少于50%;力争“十三五”期间建成10座lng加气站;谋划在5对服务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昨天,记者从嘉通集团获悉,在新形势下,该公司紧抓政策机遇和市场需求,围绕主业及延伸产业加大产业拓展步伐,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布局,助力嘉兴“绿色交通”。

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不少于50%

昨天,市民陈先生登上了9路气电混动新能源公交车,车厢内宽敞整洁,让人感觉清爽和舒心。与普通公交车相比,这辆公交车起步时很安静,行驶过程车身非常平稳,震动和声音极小。

“这种气电混动新能源公交车,时速低于30公里时,是以电为能源,时速达到30公里之后,开始换气为能源,噪声比以前的公交车小得多。”据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经检测,单车节能效果可达到2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每辆车每个月至少可省1000多元钱。更难得可贵的是,气电混动公交车,主导技术为同轴直驱混联系统,减排效果明显优于同类型的柴油公交车,颗粒物排放几乎为零。

记者了解到,去年市公交公司和国鸿公交公司分别购入公交车120辆和39辆,其中80辆为新能源公交车,即气电混动公交车,占所购车辆的50%左右。目前,这些车辆均已投放到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线路上。“为更好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的举措,倡导绿色出行,我们将加大对清洁能源汽车的投入和使用,今后市公交公司和国鸿汽运公交分公司更新公交车,清洁能源车将不少于50%。”嘉通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新购置的气电混动公交车投入使用有利于提升公交服务能力和运行水平,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优质的绿色环保出行服务。

计划建成10座lng加气站

助力嘉兴“绿色交通”发展,嘉通集团不仅体现在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方面,目前该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发展新能源经济。去年7月,嘉通集团以相对控股地位,与其他几家公司专门组建成立嘉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瞄准lng加气站、光伏发电、充电桩及机动车检测等四块业务,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目前,布点在市客运中心和市公交停车东场的两个lng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基建阶段已经完成,目前进入设备调试安装阶段,即将投入使用。”嘉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栾志刚称,这两个lng加气站规模相当,为lng三级加气站,每座总投资均为500万元,设计供气能力均为2.0万nm3/d,一天大约可以为200辆lng公交车加气。

据介绍,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释放相同热量排放的污染物比石油减少93%的灰分、99%以上的二氧化硫,烟尘颗粒物接近于零排放,且不含铅、苯、硫等有害物质,可有效降低pm2.5。目前,嘉兴市区共有115辆lng清洁能源公交车,一些社会企业也逐渐认识到lng清洁能源车辆的经济和环保优势,对lng清洁能源车表现出浓厚兴趣。

“要广泛推广使用lng清洁能源公交车,完善加气站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栾志刚称,目前汽车北站lng加气站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计划今年开工建设。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该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含土地),陆上建成lng加气站8至10座,水上建成1至2座,平均每年建设完成2座,建成后陆上加气站覆盖嘉兴市区及主要物流园区,水上加气站占领市区重要通航航道。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市区lng加气站的陆续建设,将对减少空气污染、促进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降低车辆经济成本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助力我市“绿色交通”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快绿色嘉兴、美丽嘉兴的建设进程。

将在高速服务区

力推光伏发电项目

除了在嘉通集团公司所属的服务区积极谋划建设lng加气站外,目前嘉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在通过引入合作者,谋划建光伏发电项目。其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南湖服务区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落地,近日即将开工。该项目屋顶铺装面积为5000平方米,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5万千瓦时。

据了解,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耗电量大,因此光伏发电项目所发电量主要用于自用。按照商业电价来计算,安装光伏电站后,每年仅电费收益就有20多万元,再加上国家相关补贴,五六年即可收回投资。除经济收益外,光伏发电还是一种新能源,具有很高的环保效益。在20年的使用期间,光伏电站同比火电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以及粉尘排放数量相当可观。

“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既节省了电费,创造了经济效益,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倡导了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的新理念。”栾志刚称,按照计划,嘉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将在嘉通集团所属的5对服务区逐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未来还将尝试利用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区的可利用空地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据了解,该公司还积极开拓探索附属市场,计划在公交场站等地建设充电桩项目,同时参股建设的国鸿机动车检测项目明年下半年也将投入使用,助力我市“绿色交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充换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