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更好地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问题?9日,记者针对此问题采访了几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邹先荣:
建议新能源汽车
采用换电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力帆实业股份公司质量中心成品检验部组长邹先荣非常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次参加两会,他带来了一份《把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纳入国家顶层规划的建议》。
邹先荣说,现在建一个充电桩大约需要1.5万元左右,可保证白天或晚上电动汽车充电,具有充电方便、占地面积不大等优点。但是,这种充电模式也有很多缺点,一是充电时间长,对电池寿命损伤较大;二是充电时对电池、电缆维护保养不到位,易引发电池爆炸等安全隐患;三是废旧电池回收散乱易造成环境污染。
“与传统的充电桩模式相比,相对灵活的换电模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邹先荣表示,换电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国家电网的谷电,建设新的能源站,采用移峰填谷完成电池充电,再将充好的汽车电池送到各个网点,然后换在电动汽车上。
全国政协委员王欣:
可采用政府贴息方式
支持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吉林省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全国政协委员王欣说,从全国来看,汽车产能是过剩的,现在大家都在谈供给侧改革,那么从汽车上讲,应该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
“政府应该多做一些充电桩,让买车的人充电更方便。”王欣说,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政府可以采用贴息的方式帮助、支持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
全国人大代表李朝兴:
加强政策引导
加大汽车充换电设施
“预计到2020年,全国推广电动汽车规模将达到266万辆,需要新建充换电站7400座,充电桩250万个,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7,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全国人大代表李朝兴说。
李朝兴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在城市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我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加快充换电服务网络的规划建设。在国家和各省市发展规划中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需要,将充换电服务网络纳入全国及各省市城乡发展规划,完善独立占地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保障建设用地和通行廊道;在建设征地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在国家层面出台对充换电设施建设征地等支持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傅成玉:
尽早对新能源行业
做好产能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建议,应提早对电动汽车、风能等新能源行业产能做好规划,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傅成玉说,去年全国炼油能力达到7.5亿吨,但实际需求仅5亿吨,加上现在已经批准在建的,预计到2020年炼油能力达到9亿吨。他说,之所以没有把炼油纳入去产能行业之列,主要是因为石油行业现在还赚钱,还不是全行业亏损,压力暂时还可以缓解。
■本地落点
长春今年计划推广使用
2205台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日前,长春市政府下发《2015-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计划的通知》,计划今年推广使用2205台新能源汽车,其中公交领域487台,旅游领域318台,乘用车领域500台,环卫领域500台,租赁领域200台,物流领域200台。在具体分工方面,将有多个部门参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包括长春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建委等。
东亚经贸新闻特派北京记者 毕成功 陈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