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产学研协同发展 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电动网 发布时间:2016-05-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4月23日,由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五所知名大学和当代汽车报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北京)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峰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党委书记赵航、国家信息中心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原中汽总公司副董事长夏德明、清华大学陈全世,及五所大学汽车专业的领导和专家,东风、广汽本田、广汽三菱、江淮等车企领导均出席本次峰会。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进50万辆、自主品牌知名度提升等等。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核心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在电池领域,中国企业始终面临难题。为什么如此大的经济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一些核心方面仍无法获得优势,付于武表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广泛的调查发现,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不缺战略、不缺资金,由大变强最缺的是产学合作,因此五所高校应该从产学合作的角度解读产业发展。联合5座大学,130多个高校和3000多个职业院校共同研究,共同肩负历史使命。在人才的培养上,都应该按照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来布局。”

陈全世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提到了整体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性,由于财政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数量成爆发式的增长,那么几年之后,如果后续的保障服务无法跟进,则会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陈全世表示,“眼光要从前端市场往后端市场走,售后维护、电池回收,三电系统检测等都是后端服务体系所涉及的内容。然而中国目前相关人才缺乏,无法保障新能源汽车一年检验一次车,这就无法及时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做好定期检测服务要有检验规范、操作规范,最重要的是要有安全员,要培养人员。当年丰田普锐斯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把首期的维护人员带到日本去培训。当前,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也是有富余的,要把这些人才培养起来,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最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颜伏伍进行了汇报,“武汉理工大学在新能源领域,整车方面、零部件技术、测试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都开展了一些工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发了系列纯电动汽车,而且一些车辆已经得到了商业化的应用,此外在轴承、齿轮方面的研究都曾得过国家奖项,在轻量化、轮毂电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武汉理工大学在高校中水平靠前,在膜电极、废弃热力的回收利用方面也有所突破。基于这些技术成果,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市政府联合组建的武汉新能源工业技术研究院,注册资本5.5亿,主要围绕新能源的技术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动力电池、轻量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开展一些工作,今后也会围绕充电桩开展一些工作。”

从2010年开始,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峰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每一届峰会都为积极促进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学研相互合作、协同发展,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人才和资源,为实现中国制造2015的目标提供动力。本届峰会的召开一方面是为了诠释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与汽车产业的关系,针对目前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献计献策;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呼吁更多的院校能够加入,共同助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