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十三五”热潮:光伏电池行业如何“双管齐下”?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工控中国 发布时间:2016-02-01 浏览:

光伏电池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而在光伏产业整体回暖的态势下,作为产业链中游的光伏电池行业也将在下游旺盛的需求带动下,进入一轮爆发期。在经历“双反”打压之后,光伏电池行业将如何迎接这一波市场热潮呢?

流入资本源源不断

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流入资金非常大,表现出制造厂商的高积极性。1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LG将斥资4.35亿美元在韩国工厂增加超过6条生产线,使其太阳能电池生产量能够在2018年达到1.8GW,到2020年达到3GW。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公司太阳能面板年产量为1GW,换句话说,这家公司计划在五年之间内要将其太阳能面板产量增加3倍。

LG斥资4.35亿美元提高太阳能电池产量

3GW的太阳能电池生产量能够满足百万住户一年的太阳能消费。这也就意味着,提高太阳能电池生产量将改变很多人使用电能的方式。

太阳能电池主要可以分为晶硅、薄膜和聚光三类,而聚光太阳能电池虽转化效率最高,但所采用原材料砷化镓成本较高,主要应用于太空领域。

在光伏行业,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据90%左右的市场份额,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晶硅太阳能电池实现了规模化;第二,晶硅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高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因此,晶硅太阳能电池综合成本低于薄膜太阳能电池。

同时,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又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单晶硅与多晶硅相比,均具备这两点,且未来转化效率提升空间更大,目前已有很多电站实例证明单晶硅的综合成本更低。未来五年,在薄膜电池尚未形成绝对优势时,将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黄金五年。

技术突破脚步加快

2015年,太阳能电池在技术上取得众多傲人成就:

首先是松下北美推出的96片HIT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市场上少数批量生产的异质结(HJ)电池组件,补充了松下升级系列组件,宣称相比于主流的260瓦多晶硅组件而言,每平方米能够新增发电量27%。

其次是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半透明太阳能电池,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达12%,高于传统半透明太阳能电池的7%,且产生每瓦电的成本少于0.5港元,比现有太阳能硅电池低逾五成。

还有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出的能像报纸一样印出来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容易生产,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产业化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太阳能电池。我国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在世界上处于前沿地位,可以进前五。

优化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

可见,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得到了优化,以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优化制造工艺是实现光伏产业化应用的坚实基础,至少2015年做的是不错的。

应用多元化是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成本不断下降,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太阳能发电技术和民用产品的结合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行业跨界整合、产品跨界生产将成为太阳能产业新趋势。

1、将多种社会资源整合进农光互补项目,进而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态产业集群,使农业设施和光伏电站共同盈利;

2、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机翼上有17248块太阳能电池板,为了满足昼夜飞行的需要,在发动机的吊舱中还安装有633公斤重的锂离子电池,以进行能量储备;

3、一辆新能源汽车表面贴有6平方米的汉能砷化镓电池,晒4个小时可以跑100公里,这是全球最先进的技术;

太阳能电池应用多元化

从农业到飞机再到汽车,太阳能电池正在愈来愈紧密地与产业结合,应用多元化是未来主流。需指出的是,光伏与产业的结合要科学理性。比如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比,其钢架结构要复杂,造价也相对更高。要做好农业生产设施的规划和落实,将多种社会资源整合进农光互补项目,进而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态产业集群,使农业设施和光伏电站共同盈利,让农民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实现增收和安置。

分享到:

关键字:太阳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