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光伏扶贫,照亮贫困户心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合肥日报 发布时间:2016-02-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自从安装了家庭光伏电站,庐江县石头镇黄蜀山村的徐新国老人,再也不用为家庭用电而发愁了。

“家里就我和老伴儿两人过日子,人老了,挣不了钱,钱要省着花,电器舍不得用。”徐新国告诉记者,他今年65岁,因翻新房子欠债,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挣钱还债。“你看看,新房盖几年了,还没装修哩!”

 

考虑到徐新国家庭实际情况,村里为他家申报了光伏下乡扶贫项目,免费为他家建了一座家庭光伏电站。“现在家里用电,都来自这个‘太阳能’,多余的电还能上网卖钱,真是个好东西。”徐新国直夸光伏电站好!

光伏下乡快速脱贫

“通过测算,贫困户安装家庭光伏电站,年均增收2500元,基本实现脱贫。”庐江县农委办公室主任吴周介绍,光伏扶贫对贫困村出列效果十分明显,一些村集体无产业、无收入来源的,只要装上光伏电站,年年都有稳定收入来源,就可以快速脱贫。

庐江县万山镇闸山村,由于村集体无产业、无收入来源,2013年被列为该县24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利用光伏扶贫专项资金,村里建设30kW的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后,预计每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同时,我们自己再想点办法,一年5万元的收入基本可以解决。”有了光伏电站,闸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启春对该村脱贫充满信心。

对于光伏扶贫,庐江县高度重视。去年,该县出台的《庐江县2015年产业扶贫实施意见》规定:对于贫困村、贫困农户自愿发展光伏电站,按省规定的省级补贴、市县安排和贫困户(村)自筹各1/3的筹资方法,县财政补贴1/3。该《意见》对光伏扶贫的资金使用也有明确规定,市专项资金420万元,主要用于8个贫困村集体和150户“三无”特困户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县财政需安排726万元,主要用于市光伏项目配套(需246万元)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就业和创业扶持(480万元)。

合肥在全国率先探路

光伏下乡扶贫,合肥在全国率先探路。

2013年,我市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罗家疃村选择了5户农民家庭开展先行试点“光伏下乡”扶贫,每户建设规模为2.5kW小型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快速脱贫。随后,这一新的扶贫方式在全市全面展开实施,并延伸到无固定收入来源的村集体。

市财政逐年提高光伏扶贫资金,2015年达1000万元,较2013年增加700万元,并从一事一议资金中安排1080万元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资金,项目产权和发电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村)所有。自2015年开始,市级扶贫资金全额用于无劳力、无财产、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特困农户家庭光伏电站建设。

据市扶贫办对100户光伏电站运营的调查,从2014年2月份到2014年12月底,这些光伏电站为贫困户增加现金收入21万元,户均增收2100元。

今年力推光伏扶贫

据了解,今年我市仍将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并把光伏扶贫作为资产收益扶贫的新模式,确保2016年实现未纳入低保的“三无”特困户和重点贫困村光伏电站“两个全覆盖”。

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我市建档立卡的“三无”特困户共计4721户,其中,未纳入农村低保的3000多户,近三年来市县两级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已为1200多户免费建设了家庭光伏电站,2016年计划再投入4500万元,完成剩余1800多户光伏电站建设。

“我市现有重点贫困村112个,今年投入1250万元为46个贫困村建设了村级光伏电站,2016年计划再投入1800万元,完成剩余66个贫困村的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该负责人说,光伏扶贫可使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每村每年可增收3万元左右,为实现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扶贫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