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清远 首推新能源光伏扶贫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广佛都市网 发布时间:2015-12-19 浏览:0次

中国储能网讯:两年前,云浮新兴县太平镇西水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困村,村民收入以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仅2750元。如今,通过佛山对其开展的乡村旅游扶贫,梦幻梅林、阿凡达森林、西水青梅酒等已成为当地旅游招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5倍。

广东省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省级核查验收本月12日开始,并于本周在全省全面展开。自2013年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佛山对口帮扶清远市、云浮市所属9个县(市)的150个贫困村,因地制宜谋划帮扶举措,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民生保障得到明显改善,得到当地干部群众普遍好评。

路修好了村里小孩能上镇幼儿园了

4年前,张初好被调派到西水小学当老师时,她内心还是不情愿的。但当佛山扶贫开发工作组对西水村的村容村貌和道路进行整治重修之后,她对西水村越来越喜欢了。“以前我下班骑车回家都心惊胆战,害怕掉下悬崖,现在路重修之后,连镇里幼儿园的校车都能开进来了,村里的小孩也都能上镇的幼儿园了。”

不仅是西水村,在佛山对清远、云浮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基本的工作。佛山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到”扶贫首先从解决贫困村群众需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方面入手,农田水利、村道硬底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

3年来,佛山共为帮扶单位建设了标准乡村公路705.08公里,修建农田水利三面光水渠1081.06公里,修建机耕路127.99公里。

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实现年销量上千万元

每两个月,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桂岭村清远鹅养殖基地都会迎来佛山的收购车,鹅场负责人刘权才送走已经长大成熟的清远鹅,获取满意的盈利。去年7月份,佛山扶贫队伍在这里帮助村民建设了43亩的肉鹅养殖基地,并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当地村民搭建起桂岭与珠三角市场的产销对接平台。据悉,基地每年将带动农户养殖商品肉鹅50万只,实现年销售额4000万元以上。

这种产业“造血”的做法,使帮扶地区村民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数据显示,三年来通过实施“双到”扶贫,被帮扶的清远、云浮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2倍。通过筹集资金集中入股当地优质的水电站、土地储备中心、产业园区以及优质民营项目等措施,150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平均每村1.21万元增长到19.58万元,增长了15倍。

启动新能源光伏扶贫试点

在3年的帮扶工作中,佛山不断积极创新,涌现出不少工作亮点,有些更是在全省率先推动。比如,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进“慈善金”救助制度。在清远、云浮地区,以村为单位,投入部分专项启动资金,并通过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取以及热心人士、组织和乡贤募捐,成立慈善金,专项用于贫困村助医、助学、生产帮扶及生活救助。

清远市禾云镇桂岭村驻村干部叶锷介绍,今年9月份桂岭村已启动慈善金10万元,并于11月份为18名考上中专以上院校的学生资助了7500元。目前,我市所帮扶的150条村中有超过一半成立了慈善金并实现运行,深受当地村民好评。

不仅如此,我市扶贫工作还在全省率先实施新能源光伏扶贫工程,并会同云浮市扶贫办与汉能集团公司签订了新能源光伏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新能源光伏扶贫工程试点。以每套光伏发电设备为3千瓦计,按当前运作和政策情况估算,设备可正常运转25年,预计年均收入超4000元。目前,我市在云浮市、罗定市、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和清远市清新区、英德市、阳山县等地均已启动新能源光伏扶贫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关新闻180位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到“两德”取经

将扶贫经验带回家乡

佛山日报讯见习记者覃征鹏、通讯员王超报道:“顺德英德(两德)合作区的创新扶贫经验与模式要带回家去。”日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组织180位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到“两德”合作区考察学习,宁夏的女大学生村官小郭在考察后说道。

村官们首站来到英德市西牛镇金竹片区综合服务站参观。服务站由乐从驻村工作组和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三级供销社及西牛镇党委政府推动建设而成,是清远市首个农村综合服务站。服务站通过改造升级,在保留行政服务的基础上还向村民提供农技、农资等生产服务,并引入电商、小额贷款等惠农业务,创新对村民的生活服务方式。

在英德市积庆里茶园,村官们了解贫困村与茶场入股的新扶贫模式。“将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与先发地区的资金、经济管理、服务的优势结合,通过两德合作区这个平台来推动发展。”两德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甘志宇向大学生村官们介绍。

180位大学生村官来自青海、陕西、河北、内蒙古等18个省份,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主办的第26期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学员。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扶贫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