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兼职充电桩将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潮流。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问题日益凸显。虽然从去年以来,石墨烯材料已经逐渐融入电池组以增加续航里程,但充电桩的配套和覆盖仍然是左右电动车发展的一大关键。就此,路灯“兼职”充电桩的办法应运而生。
·源自德国·
设备简易成本低
柏林将再装1000个
用路灯兼职充电桩,这个奇妙的想法源自大洋彼岸的德国,目前在柏林已经对不少路灯进行了改装。
德国Ubitricity公司发言人在谈及这一创意的时候表示:“只需对路灯进行一点点调整,就可在路灯杆上装上系统插头,然后人们仅需要一种特殊的充电线,就可连接路灯完成充电并自动结算。”
相比于专用的充电桩,路灯充电桩的最大特点就是成本低,据Ubitricity官网介绍:“相比其他成本动辄近10000欧元的充电站(未计算运行成本),该方案只需花费500欧元对路灯进行改装。对整个德国而言,有约20万个电线杆可供使用。在柏林,近1000个电线杆将在下一阶段作为充电杆使用。”
对此,德国的能源供应商Grundgrun预测,很快柏林的每个街灯都将有这一充电功能。
美国汽车媒体gizmag直言,之所以Ubitricity敢于对外宣称自己可以造出如此便宜的路灯充电桩,原因就在于该装置的构造简易,使用方便。
据Ubitricity官网介绍,Ubitricity的充电设施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插座、智能充电线和连接管理器,充电功率最高可达4.6KW。用户可以通过签订移动电力协议来监测所有和充电相关的费用支出。
其中,智能充电线包含兼容所有车型的智能电表和M2M通讯协议。用户可以选择供电商,登录时也可以看到实时账单。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管理器既可以作为充电和支付环节展示透明平台,同时也可以查询到最近的可充电点。可以实时公开显示交易数据、精确计算充电量、提供每月账单并且帮助用户进行能量管理。
对此,gizmag表示:“Ubitricity可以支持任何一款电动汽车在同一的公共充电桩上充电,也可以把充电线直接外接到包括路灯在内的任意电源上。”
·引进中国·
北京上海已试点智能灯杆功能多
Ubitricity的路灯充电桩已经在德国柏林搞得风生水起,如此环保的手段对于电动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也有着相当强的吸引力。其实,路灯充电桩已经在北京进行试点了。
在距离昌平线南邵站不到1公里的京密北路上,一排12米高的高压钠灯灯泡刚被更换为节能LED灯,将整条线路原本220千瓦的用电负荷直接降到了110千瓦。而一个快速充电桩的功率为30千瓦,一个普通慢充充电桩的功率为6千瓦——如果科学分配,节省下来的这部分电路容量,足够让十几根路侧充电桩在这条街上投入使用。
据工程师介绍,从传统高压钠灯改造为LED灯,节省出的容量足够支撑十几辆纯电动汽车同时充电。这些充电桩白天、晚上都可以充电,将有效缓解区域内电动出租车和私家车充电需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节能路灯充电桩整体解决方案”把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市政路灯节能改造相融合,并探索路灯充电桩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同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也已经用上了这种路灯充电桩,相比之下,上海的路灯充电桩还有更加先进的新花样。
这种被称为“智慧灯杆”的充电桩铺设在上海的大沽路,每隔30米,便竖立着高8米的银灰色新型智慧灯杆,其外观为下粗上细,下部是约1米长的基座,具备电动汽车充电桩、一键求助机和触摸屏等功能。
根据智慧灯杆项目负责人、中国电科五十所盛同公司副总经理林涛介绍,智慧灯杆的研发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其集合的多项功能由不同的厂商、运营商分别负责开发,自去年10月底试开放以来,市民使用率最高的是新能源车充电功能。对路灯管理部门来说,则能远程控制调光功能,实现节能。
目前路灯充电桩被业界普遍看好,因为它只是在原来的电线杆上加了插座和电表,不用再新开公共资源建充电桩,又减去了铺设管线的工程,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除了充电之外,智慧灯杆的Wi-Fi功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介绍,灯杆附近覆盖了名为“Elight”的Wi-Fi信号,但是需要密码才能登录。
制造商表示,该Wi-Fi的运营商是通信设备厂商华三公司,目前Wi-Fi基站还在进行可行性测试,如果相关部门确认可行,则会制定相应标准,届时Wi-Fi的运营机构又将多了一个选择,而无线城市的建设也将多一个载体。
·前景乐观·
虽然停车成问题但会成必然趋势
虽然路灯充电桩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它的前景还是被外媒看好。
首先是费用问题,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立理解释了充电电费的计算方式:“路灯充电桩的电费计算方式要分成两部分来考虑,利用市政路灯原有容量的充电桩,按照非居民照明电价计算。对于仅利用路灯线路,使用新增的用电容量的充电桩,按照国家对充换电设施用电实施的扶持政策,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实行峰谷电价。”
此外,停车位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轻侯新能源创始人潘轻侯表示:“路灯充电桩在技术上早就不成问题了,问题在于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场景,比如停车问题怎么解决。”
对于上海和北京的试点,潘轻侯直言:“上海新建的智慧电杆其实就是在路灯上面装上壁挂的充电盒子,但是到现场看过之后发现主要问题在于没办法停车。此前昌平试点的一桩一位是和交管部门协商后特批的停车位,这一点对于核心城区来说或许并不适用。同时快充更能满足公共场所的充电需求,路灯充电桩受到容量限制还是以慢充为主,可能会给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在诸多业界专家看来,近来由于政府对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充电桩的发展提速,甚至有观点认为,路灯充电桩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充电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美网站汽车博客则从宏观上评价道:“人们不该小看路灯充电桩这一小小的载体,因为很多人都以为从传统汽车到电动汽车的变革,不过是燃料的更换而已,这种谬误是因为对电的特性认识太少。如果未来人类真的把烧油的汽车都变成了电动车,历史一定会告诉我们,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甚至是整个人类工业文化的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