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家电网: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挑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12-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表示,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出路。

德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11日,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欧技术装备研讨会在柏林召开。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会上表示,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摆脱化石能源依赖,走清洁发展道路。

全球能源互联网可创造巨大价值

刘振亚指出,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三大严峻挑战。采用碳定价、碳交易等方式解决问题,举步维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发展清洁能源才是根本出路。

针对清洁能源,刘振亚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和信息互联网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他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

从功能和作用看,全球能源互联网还是集能源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信息交互、智能服务于一体的“物联网”,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的“巨系统”,是创造巨大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和平发展平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到2050年基本建成。届时,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达到80%,全球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90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德合作潜力巨大

刘振亚指出,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技术和装备的创新突破,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基础。中国已全面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欧盟提出到2020年欧洲各国跨国输电能力不低于本国发电装机的10%,这一目标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方向是一致的。全球已形成北美、欧洲、俄罗斯-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沙漠计划”等电网互联计划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都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第一总经理贝诺˙彭泽也表示,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电网互联的意义将越来越大。可再生能源发电经常出现出力波动,而国家间、地区间乃至洲际的电网互联有助于电网保持稳定。中德在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方面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原标题:国家电网: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挑战

分享到:

关键字:清洁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