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充电桩建设有热度缺效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12-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笔者发现各大媒体的头条和朋友圈除了讨论电改配套方案之外,“霾锁重楼”的图片也占据了半壁江山。重重迷雾中,大家争论得最热烈的莫过于没有污染的新能源汽车。

笔者近期也在多个场合听到关于北京普通小客车与新能源汽车2016年指标分配调整的消息,这个“调整”指的是在已经公布的2016年指标分配变为“普通小客车9万辆、新能源车6万辆”的基础上再度调节。姑且不论消息是真是假,但是传统燃油车让位于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不过,新能源汽车优点虽然很多,但是充电桩建设的不及时以及充电不便利依然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各大充电桩企业纷纷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2016年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只要网页搜索“充电桩”,便会看到全国各地政策加码充电桩建设的消息不胜枚举,不论是国企还是民营,单枪匹马抑或牵手合作,各个充电桩企业都在努力配合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目标,抢滩未来的充电桩建设市场。例如,北汽特来电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在北京地区建成3500个充电终端,在全国实现6万个充电终端建设;星星充电计划到2018年年底,累计投资达45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和运营60个城市的智能公共充电网络,建设25万个充电桩。

充电桩建设的热潮可谓一波连着一波,那么已经建设好的,正在使用的充电桩的情况又怎么样呢?为什么那么多的新能源车主依然抱怨充电实在令人头疼?建有充电桩的停车位经常被非新能源汽车占用,导致真正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根本没法充电;已建的公共充电桩大多是慢充,快充非常少。慢充充电时间长,充电不仅要收电费、服务费,还要收停车费,再加上时间成本,比燃油车便宜不了多少;尽管充电要收取服务费,但是与高额的充电桩建设成本相差甚远,其盈利模式令许多企业望而生畏;部分私家车与充电桩不匹配,插上插头后充电桩不走电流、电压,导致充电桩无法再使用……

为了解决充电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政策、模式,推动充电桩市场的发展。多地政府充电桩建设规划的陆续出炉,使得市场给予充电桩产业链高度关注。如特来电以充电网建设为起点,未来将纳入电动车线上销售、汽车维修数据服务、金融支付服务、互联网电商和工业大数据等业务,最终成为一家汽车充电系统生态公司;星星充电也在更多场地充足、电负荷允许的企业里建设企业内部充电站,满足更多的用户的充电需求。同时,新能源车主还可以下载充电桩服务公司提供的APP手机软件,专门解决充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手机里就下载了“云易充”APP,打开软件映入眼帘的是你所在地区的电子地图,当地充电桩的点位基本上都涵盖在内。点开其中一个,会显示充电桩的名称、所属性质、联系电话、详细地址等具体信息。想充电的时候,只要提前在手机上预约好,就可以实现直接到点充电,节省了排队时间。

听起来充电桩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之道,但是就像雾霾一样,只有等风来了,才能吹散雾霾,治标不治本,无法消除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顾虑。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充电桩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利好消息频频,但仍然需要解决一系列在执行层面的难题。首先是土地资源方面的难题,对于民资进入,如何获得土地资源,需要相关政策细则支持;其次,真正的放开充电桩市场,社会企业除了施工投资外,还应该拥有如供应链管理、产品价格管控等多方面的权利;最后,从充电桩本身而言,悬而未决的充电桩接口新国标一直是困扰汽车厂家、充电桩企业、车主的最大问题。有消息称,充电桩接口的新国标即将正式发布。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在互联互通方面将大大改善。不过,在推行新标准的同时,如何对老旧设施升级改造,将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充电桩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